中读

中国规则

作者:读书

2021-01-21·阅读时长9分钟

102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521个字,产生2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梁鹤年 

“中国规则 ”(China Rules),这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刊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发行号(二○一九年一至二月,新冠疫情之前)的封面大标题。总编辑先生的卷首语这样写:

二○一八年十一月,一个叫贺建奎的中国研究员宣称他制造了有史以来第一批基因编辑的儿童。这消息震撼和吓坏了世界,不单是因为它打破了一个医学界的禁忌,更因为其发生的地点。这好像证实了大众想象中的中国:一个科技力量不断增强而对科技使用没有约束的国家。

二○一八年爆发的美中贸易摩擦,和若干国家制约华为、中兴等庞大的中国电信公司也是由类似的焦虑驱动的。去年十一月,美国开始考虑收紧人工智能和其他科技的出口控制。

为此,《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发行号聚焦于中国—一个新兴的科技超级大国,虽属巧合,但是恰当的。

两个世纪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GDP是美国的十五倍。但战争、叛乱和缺乏工业化使它停滞。到我们创刊的时候……美国已经稍超前。到一九五〇年,美国已高出中国在一百三十年内几乎没有变化的 GDP的好几倍。

但今天,由于中国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爆炸性增长,到中国走一走给人的印象就像一个世纪前欧洲人到美国所见的一样—一个所有东西都是更大、更快的地方,一个挤满了能量和理念的地方。

本刊试图回应一个问题:“中国的强项在哪儿?”说中国没有创新,总是偷外国的知识产权是早已落伍的普遍偏见。但其企业能否做出“改变世界”的产品,其科学家能否赢得诺贝尔奖?其能否达成在关键科技领域占领龙头地位的长期目标?其由上至下的政治制度会不会比世界上越来越难驾驭的民主政体更合适处理紧急的问题,如气候变化?

我们的作者探讨中国在多方面的进展:电动车、微芯片、核能源、高压电网、太空探索、量子计算机和通信、基因编辑……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20761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328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