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1-01-20·阅读时长1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583个字,产生1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1月7日,河北省某小学的学生排队接受核酸检测
记者/张从志 张洁琼
疫情复燃
小果庄村(以下简称小果庄)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北方向,地处藁城、新乐、正定三县交界处,离市中心不到50公里,有一条省道穿村而过,离省道五六百米远的地方是京港澳高速。因为这样的交通区位优势,小果庄在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里也算是最热闹的村子。村里住着4000多人,省道两侧遍布商店,每月的农历初三开始,每隔五天,村中心的菜市场就会召开一场盛大的集市,附近村子的人都会来此采购。
今年读大三的孙少锋在保定一所学校读书,每次回小果庄时,如果时间赶上了,他总要去集市上凑凑热闹。因为疫情的缘故,小果庄集市在2020年初停了两个多月,到了3月份,防疫政策趋宽,集市逐步恢复。等到夏天,小果庄的集市已是往日那副热闹的光景,路两边挤满了摆摊的小贩,汽车、摩托车、三轮车堵在一起的时候,人都难以找到缝隙通行。好景持续了半年,2021元旦刚过,小果庄陷入了麻烦当中。
2021年1月2日凌晨4点,小果庄61岁的村民田淑芳感觉到发冷、胸闷,并出现了咳嗽症状,体温达到了38.7摄氏度。“当时我们都以为是感冒,但吃了感冒药也不见好,第二天早上(1月2日)我哥就(把她)送去了二院。”田淑芳的小儿子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二院”也就是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市区,距离小果庄约50公里。田淑芳被送到这里后,该院的检验科对她分别进行了鼻、咽拭子的采样,4个小时后,她被确认感染新冠病毒。田淑芳由此成为河北疫情当中的1号病例。
从1月2日开始,小果庄及其附近的多个村子开始对全体村民进行核酸检测。离小果庄5公里远的杨马村也立即开展了核酸检测,村民杨大海向本刊回忆,第一次做核酸检测那天,医护人员在村子里设置了8个检测点,每个相距不过100米。村里的大喇叭将村民们唤出了屋,当时大家并不知道小果庄出现确诊病例的消息,也没有防范意识,一股脑地围在两个桌子拼成的临时检测点周围。杨大海当时还暗自担忧:“要是里面有人确诊,那一起做核酸的人岂不是也会跟着感染!”
1月7日,石家庄市某小区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喷洒消毒工作
随后,小果庄以及相邻的刘家佐村、东桥寨村、北桥寨村、南桥寨村陆续出现确诊病例,1月5日起,小果庄调整为高风险地区,成为全国当时唯一的高风险地区。1月7日晚,石家庄宣布“封城”,在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到1月8日,仅仅藁城区就检测出阳性患者259人,其中确诊患者112人,无症状感染者147人,而且,关联的病例开始在石家庄乃至邢台、廊坊等地蔓延,最终导致了这三个城市都采取了“封城”行动。根据官方的通报,从1月2日到1月17日12时,石家庄全市累计确诊病例706例,现有无症状感染者202例。一位曾在武汉接受过本刊记者采访的医生说,这一次疫情的中心石家庄面临的情况和去年1月中上旬的武汉像极了,但和当初的手足无措不同的是,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应对它。
实际上,石家庄疫情只是这一轮北方疫情当中的一个局部,自去年12月以来,北京顺义、辽宁大连、沈阳,还有最近的黑龙江、吉林等地都相继暴发了聚集性疫情,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字屡屡刷新武汉疫情结束以来的新高,并且在时隔8个多月后再次出现死亡病例。因为这些村子中感染的老人数量众多,还有不少的重症患者被收治入院,目前已有多地向河北派出了援助医疗队。
按照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的观点,如果把武汉的疫情算作第一波,第二波疫情是在吉林、黑龙江发现的俄罗斯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第三波是在北京新发地,第四波在新疆乌鲁木齐,第五波是大连,第六波是香港输入汕尾引起的本地传播,第七波是青岛,第八波在新疆喀什。那么,这一次在北方多地同时暴发的疫情也许可以算作第九波。
与中间几次疫情不同的是,这一次北方疫情是自武汉疫情结束后最严重的一轮,而且同样面临着即将到来的春运——这场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的考验。为何又是在这样一个时间点疫情有了复燃之势,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相对太平?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向本刊分析说,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第一,这跟病毒输入的机会有关,哪个地方输入得多,哪个地方发生传播的概率就大;第二,北方地区的气候更加寒冷,秋冬季气温低,更有利于新冠病毒在外环境中存活,而且温度越低,人们就更趋向于室内活动,导致人际距离缩短,也有利于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发表文章6068篇 获得20个推荐 粉丝47992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