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21-01-20·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1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刚刚经历了半个世纪以来最冷的一天,它的威力就在食品价格上反映出来。去年12月食品价格由11月的下降2.4%转为上涨2.8%,影响CPI由上个月的下跌转为上涨。刚刚缓了一口气的物价压力,是否会因为天气性因素在新的一年里喷涌而出呢?
2020年的冷冬突如其来,当寒冷超过了普通的御寒措施,很多蔬菜的种植都受影响,价格也就飞涨起来。比如大白菜,动不动就两元一斤,早不是“白菜价”了,就和寒冬有很大关系。大白菜的生长期很短,北方一般立秋前后播种,上冻之前收割存储起来。南方则不同,那里冬天的低温也不会把菜冻坏,白菜是一直长在地里的,遇到寒流盖上层稻草抗冻,随吃随收割,消费者吃到的是新鲜的蔬菜。可12月寒流南下的时候,稻草不管用,白菜冻坏了,以至于价格急涨。
这个冬天,寒流还不止一两次,而是频繁地南下,不只大白菜,江南地区的菠菜、芹菜、小青菜等蔬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小青菜生长周期其实很短,一两个月就能长成,可霜冻频发,青菜的供应就不那么容易恢复了。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2993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