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贝多芬的“涅槃重生”:听科瑞里亚诺的《固定音型幻想曲》

作者:爱乐

2020-12-23·阅读时长6分钟

69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01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蔡智敏

有没有哪支古典名曲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1812)第二乐章那样,成为一系列经典电影的点睛之笔:《萝拉》(Lola,1961)、萨杜斯(Zardoz,1974)、《永恒的爱人》(Immortal Beloved,1994)、《生命因你动听》(Mr. Holland's Opus,1995)、《不可撤销》(Irreversible,2002)、《坠入》(The Fall,2006)、《神秘代码》(Knowing,2009)、《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2010)和《X战警:天启》(X-Men: Apocalypse,2016)……

为什么这支两百多年前的音乐如此受当代导演们的青睐?

令人印象最深的当属《国王的演讲》(汤姆•霍珀导演)。这部电影讲述了在“二战”前夕,口吃的乔治六世被推到历史舞台上,面向国民发表一场迎战演讲。这是个对口吃患者来说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在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鼓舞下,国王顺利发表了演讲。

如今看来,这个乐章中不断重复的固定音型,颇具20世纪简约主义音乐风格,因此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作曲家的偏爱。著名的《固定音型幻想曲》(Fantasia on an Ostinato for Piano,1985),就是美国作曲家科瑞里亚诺(John Corigliano,1938- )对“贝七”慢板篇章的后现代续写。

科瑞里亚诺和他荣获的奥斯卡小金人

约翰•科瑞里亚诺生于意大利裔家庭,父亲曾任纽约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他的母亲是钢琴家。科瑞里亚诺在成为作曲家之前,担任过伯恩斯坦《年轻人的音乐会》制作人助理,以及广播电台WBAI的音乐总监。1991年,科瑞里亚诺同时被授予格文美尔大奖(Grawemeyer Award)和格莱美(Grammy Award)“最佳当代古典作品奖”,很少有作曲家同时被授予这两个美国最高作曲奖,这标志着他同时被学院和市场所认可。此外,他为电影《红色小提琴》(1999)所作的配乐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奖”,这部为“小提琴与乐队而作的恰空”早在1997年就由贝尔首演于旧金山,勾人的音乐提前为上映在即的电影造势。

《固定音型幻想曲》是科瑞里亚诺在1985为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创作的乐曲。这部作品以诸多简约和偶然要素,给予演奏者们更大的诠释空间,从而在有较高演奏难度的同时,充分考验了演奏者的想象力和乐感,可谓简约而不简单。1986年,科瑞里亚诺为这部作品谱写了扩展的管弦乐版本,次年由纽约爱乐乐团首演。

此时,正是简约主义音乐风靡全球之时,一批同生于1930年代的作曲家——如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1937- )、史蒂夫•莱奇(Steve Reich,1936- )、阿沃•帕特(Arvo Pärt,1935- )、格莱茨基(Henryk Górecki,1933-2010)——此时都以一种回归的姿态,用极简谱曲方式重新吸引听众的耳朵和心灵。

文章作者

爱乐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18387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完全贝多芬

339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