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20-12-23·阅读时长9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910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海利根施塔特景色
文/优游
在疫情期间,我爱上了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
对于爱乐者来说,贝多芬无疑是最为熟悉的,许多人因他而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作为一个乐龄很长却悟性不高的爱乐者,贝多芬亦是我最常听的作曲家之一。我常常从贝多芬音乐中汲取到力量,并能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明。他的音乐中也有挣扎,也有内心的撕扯,但最后却总能在绝境之中升腾出希望,并让人见证到天庭乍开的那缕霞光。
作为室内乐的弦乐四重奏,尤其是其晚期四重奏,则一直被许多人视为畏途,与贝多芬的其他作品相比,风格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从情感的迸发,转为理性的沉思。一扫往日的明快,变得有些艰涩起来。贝多芬不再是激情昂扬,跃跃乎众人之上;而是退守一隅,与两三老友窃窃私语。晚年的贝多芬,大约已经失去了“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激情,他的音调变得低沉,进入了一种内省的状态中。他只倾听其内心的声音,外面的世界已然很难撼动他。
手上有一套贝尔格四重奏组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是我常听的曲目之一。每次听毕,只是默然。不像听贝多芬其他曲子那样,完全地沉浸其中,任由内心的情感勃发四溢,而是将心安静下来,将身体慢下来,去仔细地聆听,去寻找心灵契合之处。但总觉得,听弦乐四重奏,没有了对贝多芬音乐的那种熟悉感。尤其是其晚期几首四重奏,更有一层似有还无的陌生情绪,氤氲于我与音乐之间。
本来已习惯地铁出行,但在此瘟疫之中,只能再次开上车。好在城市不像以往那么嘈杂,特别是深夜的街道,宁静如水。没有了车水马龙,只有清冷的灯光,只有我一辆车在前行。扭开音乐按键,弦乐的声音正好把狭小空间撑得满满的。音乐就是贝多芬的晚期弦乐四重奏,从埃默森到茱利亚四重奏组,当然还有一直听的贝尔格四重奏。瘟疫肆行时期,这几张唱片就一直陪伴我,驶过阒无人迹的寒风,回到温暖的家中。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18379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