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20-12-17·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14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微鲤
公司楼下有个简易理发室,午休有空时我会去那儿洗头发。有一天洗头小妹告诉我一个秘密,某美女同事的头发多年前已经全白,每月按时到那里补染,给她洗头发时摸起来发质干涩得像稻草,而该同事平时一头厚重的栗色卷发飘扬,是她常年知性干练的标志。
我天生属于细软发质,发量很少,头发扎起来估计比一根筷子粗不了多少,发际线也高。而妹妹从小发丝粗硬,头发披下堪比一床小型毛毯,扎起来有擀面杖粗,经常崩断皮筋,所以有充分的实力嘲笑我。我那时书读得比她多,就用“贵人不顶重发”来回应她,她便一时语塞。但她除头部以外的毛发也多到让她不满,夏天我坦然地穿着背心短裤向她晃悠白净光洁的四肢,在这场姐妹间关于毛发的“凡尔赛文学”竞赛上,我总算是扳回一局。
有人说头发粗硬的人头发白得早,发质细软的人白发出现得相对晚一些。然而,人到了年龄头发终会变白。那些细软的白发就从前侧发缝处醒目地支棱出来,衬着中年女人疲惫的眼神和下垂的苹果肌,一时我有些无法接受。
我试着用镊子对着镜子去拔,然而和白发自我了断的过程十分艰难,需要一定的技术。我忙活儿半天,手酸了,眼睛也盯得累了,还是只拔下来几根黑的。发际线最近也开始岌岌可危,如果角度不好,正面的照片看起来竟有些像日本相扑运动员。我曾和一个皮肤科的医生谈过植发问题,然而当我了解到移植手术是取自己脑后的毛囊移植到前额,就算移植成功,自己也将有一个秘密的光光的后脑勺,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发表文章6048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4796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