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键
2020-12-16·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64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林建章(1874~1940),中华民国时期海军将领(FOTOE 供图)
另一方面,闻知尼港事态紧急的日本政府忧心如焚,海陆援军分头出发,甚至动用破冰船,因冰层太厚而作罢。北部沿海州派遣队由津野一辅少将指挥,而多门次郎大佐所率之庙街派遣队(多门支队)则由库页岛一路北上,再越过河口湾登陆杀来。红军游击队再次撤出,离开之前将俘虏的日本人和白俄人一律处死。这是一个惨案,也是一场屠杀,被处死的日侨中还有一百多名妇女儿童。海参崴的《浦潮日报》披露了屠杀详情,说红军为节省子弹,将俘虏押至江边,刺伤后再沉入冰窟。也有文章称当地很多华人与韩国人参加了红军,中国舰队也向红军提供炮弹,导致日军之败。日本国内一片复仇之声,给中国撤出军舰、接运华侨的计划蒙上浓重阴影。
北洋海军“海容号”巡洋舰此时正在海参崴,舰长林建章被任命为海军代将,在此地设立中国驻沿海州海军代将处,参与协约国的军事协调事宜。林建章深知事体重大,随即声明《浦潮日报》所载内容严重失实,并通过日海军官员交涉,要求该报予以更正。他还电请外交部关注此事,说日本国内传播更广,应令驻日使馆妥善应对。而日方联络员伊田告诉他,似有中国军舰供给红军武器的实证,日本国内为之民情愤激。林建章意识到吉黑舰队在庙街的危险,催促尽快撤出。驻日海军武官林国赓也积极展开沟通,但说日本国内对此事刊载很多,甚至点出相关军官的姓名,建议尽快查清事实,以便交涉和反驳。
6月3日,日军多门支队进入庙街,此地已不见活的日本人,但在搜索战场时发现一名日本军人遗留的日记,随即向报刊披露。6月8日,大阪的《每日新闻》进一步渲染庙街事件,并将矛头指向吉黑江防舰只,说中国军舰曾炮击日本守备队,日军由水上还击,受到12挺机关枪猛烈扫射,遂不支败退。《浦潮日报》也开始连载这本海军通信兵萩原福寿遗留的日记(从3月中旬至5月24日),内容包括日俄交战过程,也写到“(日军)所以蒙巨大之损害者,实因某国炮舰对我守备队施以炮击所致。我守备队一部分虽对之突击,然因受多数机关枪之猛烈抵御,终未成功”。在庙街的华侨与吉黑舰队皆被日军扣留,通信也被切断,说是要等待调查结果。陈世英坚决否认日方的指控,命所部“生火亮械”,每日在甲板擦洗炮弹,严阵以待。日军不敢贸然动手,采用软禁方式,封锁上下江道达半年之久。
发表文章16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96人
国家清史专家、金学研究专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