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悦涵
2020-12-10·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288个字,产生2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金都》讲述了自由的主题
记者/张月寒
一座破败的香港商场,一个适婚年龄的女性,《金都》讲述的自由是很多层面的,选择和束缚,拥有和放弃,影片切入点小而精准,反而更引人思索。
身份自由
故事的缘起是香港女孩阿芳,决定和交往7年的男友爱德华结婚,却发现自己是已婚身份。10年前为了从家里搬出来,她通过中介和内地人杨树伟假结婚,获得了一笔钱。中介失踪,她糊里糊涂也没再管这件事,离婚也一直未办。巧的是,有一日,她和杨树伟在金都商场重逢,影片关于自由的主题由此引出。
杨树伟申请香港身份证,并不是为了留在香港,而是想达到一种人生的不设限。他向往的是另一个异国,觉得那里空气都是自由的,而一纸香港身份证可以让他实现全球位移、人生无限可能。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塞尔写道,人会容易囿于习惯和普遍观念中,对财产和熟悉的场景产生一种狭隘的眷恋,“仿佛我们每个人分泌出一种壳,它会慢慢变硬并囚禁我们”。
杨树伟的出现,就像捅破了什么,让阿芳意识到,她正蜷缩在这样一种壳中,白白浪费了前者苦苦追求的身份证。即便身处所谓的自由之地,阿芳为什么没有好好利用这种“自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什么她还是时常觉得被束缚、脱不开身?
经济压力、社会凡俗、婚姻制度和家庭关系的多方制约,造就了阿芳的不自由。但影片告诉我们,即便重重制约,一切仍然有“选择”的可能。纵使绝对自由无法达到(绝对自由在这世界上也许根本不存在),但人总可以做些什么,达到相对自由。
发表文章204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581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