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20-12-10·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260个字,产生2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2018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挂牌成立,这个新机构整合了此前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权力和责任,成为我国新一轮医改的攻坚力量。按照当时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建立国家医保局的目的是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更好地保障病有所医。
国家医保局成立之后,当年推出了一个重磅改革,在11个城市推进药品带量集中采购试点,具体而言,就是由国家医保局牵头,成立采购联盟和医药企业谈判,采购联盟以巨大的采购量为筹码,比如年度药品总用量的70%作为采购总量,以“团购”的方式迫使医药企业大幅降价。
从2018年开始带量采购试点以来,我国已经开展了3批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共涉及112个药品品种,平均价格降幅为54%。今年11月,我国开始对医用耗材进行集中采购,一度非常昂贵的心脏支架,从此前的1.3万元下降到只有700元。由于集中带量采购带来药品、耗材价格大跌,动辄90%以上的降价幅度,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灵魂砍价,这将给我国的医疗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两年前,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刚刚推出试点的时候,很多医药企业采取了观望甚至抵制的态度,但是随着集中带量采购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开始转变态度,积极参与其中。我国每年的药品销售额大概为1.8万亿元,其中来自集中采购平台的订单接近1万亿元,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如果不能进入集中采购名单,意味着销售渠道将萎缩一大半,长期来看,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反之,如果能够赢得国家医保局这个超级买家的青睐,即使药价大幅下降,但是销量会大幅增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以量换价,医药企业还是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空间。
除了以量换价,集中带量采购还可以极大地节省药企的财务费用。长期以来,我国药价虚高,很大程度发生在销售环节,医药企业的销售收入中有高达40%是销售费用,而销售费用中有一半是各种回扣,这种扭曲的定价机制大大抬高了药价,成为我国长期以来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集中带量采购的政策下,医药企业直接和医保局打交道,可以节省很大一笔销售费用。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3701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