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越
2020-12-10·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96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袁越
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握手习俗,被撞肘代替了,于是我们就少了一个判断对方身体状况的可靠指标。
美国康贝尔大学(Campbell University)理疗系教授理查德·波翰侬(Richard Bohannon)在2019年10月1日出版的《老龄化临床干预》(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杂志上发表过一篇综述,详细解释了为什么握力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文章指出,握力和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病症都有关联,非常适合用来衡量一个人的衰老程度。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握力在20~30岁期间达到峰值,男性平均为46公斤,女性平均为29公斤。此后握力便开始逐年下降,到60~69岁时男性的平均握力会降到39公斤,女性会降到23.5公斤。如果一个人的握力比相同年龄和性别的平均值要低,那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可能这是身体哪地方出了毛病的信号。
握力的测量方法是有要求的。被测者必须上身挺直,肘部紧贴身体,小臂伸出与身体呈直角,手掌握紧测力计(Dynamometer)并保持5秒钟以上。双手各测3次,取平均值,得出的结果就是握力值。
从这个测量过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握力值不但反映了这个人的肌肉爆发力,还可以体现出他的肌肉耐久性,以及他的骨骼质量。这些指标和心脏供血能力、蛋白质代谢状况、肌肉废物的清理能力和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等都有直接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的握力有那么大魔力的原因。
具体来说,当一个人的心脏出问题后,血液供应很容易受到影响,导致肌肉组织供血不足,不但氧气和养料供应不上,就连肌肉的代谢废物也不能及时排出去,最终导致握力下降,这一点应该很好理解。
发表文章535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4214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