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寻常大院内的中国美术传奇

作者:李晶晶

2018-02-06·阅读时长5分钟

502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63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黄永玉画作《新会灯市》(97厘米×180厘米,1976年) )

若让时间倒退60年,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漫步在东城区,可能会无意踱入一个普通寻常的大院,若四下打听,便会知道这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职工宿舍。这里住了十几户人家,老老少少,欢声笑语,一片和谐。大人们用自己的青春、热情与才华撰写着中国美术的辉煌篇章,同时他们也悉心关注着下一代的成长;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被大人们的奋斗精神所感染,一起读书、画画,在这个胡同里度过金色童年,共同成长……这就是大雅宝胡同甲2号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的主角个个名声如雷贯耳: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吴冠中、李苦禅、张仃、董希文、叶浅予、周令钊、侯一民、彦涵等,也正是他们创造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传奇。

1946年北平艺专请徐悲鸿先生来主持。他刚接管北平艺专时,工作繁忙。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女士,便扛起了帮助老师们找宿舍的重担。她坐着黄包车,一处一处跑,一处一处看,最早的北平艺专教职工宿舍便选在了大雅宝胡同甲2号。大雅宝胡同这个宿舍实际上是四个连在一起的院,各家的大门都是敞开着,孩子们可以从前院看门的赵大爷家,跑到李可染家、李苦禅家、董希文家、张仃家、黄永玉家等。

文章作者

李晶晶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杨绛

(1911 - 2016)我们仨的世间传奇

413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