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素食主义者》:在布克奖中胜出的韩国文学

作者:孙若茜

2018-02-06·阅读时长6分钟

317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44个字,产生1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韩国女作家韩江与她的作品《素食主义者》 )

《素食主义者》是韩江2004年的作品。2015年,这本书被28岁的年轻译者黛博拉·史密斯(Deborah Smith)翻译成英文并出版。它讲述了一个原本在别人眼中再普通不过的韩国女人英惠,因为突然间不断地梦到血腥、杀戮而决定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并最终完完全全地将自己当作一棵植物的故事。吃素这件事,在英惠的生活框架中被视为极其叛逆的举动,它完全击碎了她与丈夫、父母、姐姐、姐夫之间的相处模式,疯狂地搅动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生活,暴力、欲望、抛弃、占有,每个人对待她的方式不同,但同样地自私和粗暴,故事以英惠被收治在精神病院,把自己视为植物而拒绝一切食物告终。

这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素食主义者》《蒙古斑》和《树火》,分别以英惠的丈夫、姐夫、姐姐的视角切入,看待并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三部分间相互映照、连续,又彼此独立。其中的《蒙古斑》是韩江在2005年写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凭借它作者拿下了第29届李箱文学奖。作为韩国文坛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它牢固地奠定了韩江在韩国文坛的地位。韩江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素食主义者》的创作灵感恰是来自作家李箱的笔记中的一句:“我认为,只有人,才是(真正的)植物。”她因对这句话念念不忘,最终写出了想成为植物的人的故事。

想要成为植物是为了远离与人的争逐,摆脱暴力和黑暗。“我们能否忍受暴力和美丽混淆的世界?”《素食主义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又进而将问题引向“在生活里应专注于人性的哪一面?”韩江形容自己的作品是在“质问人间的复杂格斗”,“通过这么极端的故事,我感到我可以提问最难的人性问题”。黛博拉认为,要在一个暴力横行的世界,探索创造一个纯真世界的可能性,正是韩江写作的动力来源,不论《素食主义者》还是她的其他作品。

文章作者

孙若茜

发表文章1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70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杨绛

(1911 - 2016)我们仨的世间传奇

413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