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晓军
2018-02-06·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86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5月23日,在越南首都河内,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右)会见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
5月28日,奥巴马结束了他的亚洲之行。在他这次对越南和日本的访问中,无论是全面解禁对越南的武器禁运,还是破天荒地访问日本的广岛,都让一些中国媒体认为这是奥巴马任内在军事上拉越、日两国遏制中国崛起“用力”最大的一搏。对此,我在接受一些国内媒体的采访时给出的观点是:鉴于奥巴马执政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因此他的这次亚洲之行更像是留给后任总统的一笔战略遗产。
2006年,美国得克萨斯农机大学布什政府与公共学院副教授莱恩(Christopher Layne)出版了题为《和平的幻想:1940年以来美国的大战略》的专著。在书中莱恩认为美国未来有四种大战略可以选择:一是克林顿执政时实施的“选择性干预型战略”;二是小布什执政时实施的“主导支配型战略”;三是“隔岸制衡型战略”;四是“孤立主义型战略”。莱恩认为,对于美国而言,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应该是“隔岸制衡型战略”。莱恩认为,建立“隔岸制衡型战略”的前提是,美国在欧亚大陆唯一重大的战略利益就是防止出现霸权国家,同时并不认为欧亚大陆的大国战争将不可避免地把美国拉下水。为此莱恩认为,所谓“隔岸制衡”就是在欧亚大陆上“任其他大国在彼此间的安全对抗中相互削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美国的相对实力”。简单说,莱恩主张的是一种通过让欧亚大陆热点地区的盟友和伙伴分担美国军事义务的积极均势战略。
很显然,相对于小布什政府对热点地区采取积极军事介入的“主导支配型战略”,奥巴马在任的7年多时间里,在外交上所采取的战略,无疑更接近莱恩所提出的所谓“隔岸制衡型战略”。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政府除了在热点地区避免大规模军事介入外,还通过对外军售加快了在热点地区的盟友和伙伴的军事化程度。根据2016年3/4月号《琼斯妈妈》杂志的一篇文章统计,自2009年奥巴马执政以来至2015年,美国对外军售的金额超过了2000亿美元,不仅超过了小布什政府对外军售额(600多亿美元),而且达到了1970年以来美国历届总统对外军售之最。同时,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5月25日引述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字报道称,从2011至2015年,排在美国对外军售前十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沙特、阿联酋、土耳其、韩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地区、印度、新加坡、埃及和伊拉克。由此可见,奥巴马政府不仅在不断敦促北约的欧洲国家扩大军费投入以抵消俄罗斯军力的增长,而且还加大了向中国、伊朗和朝鲜周边国家和地区军事资源的输入。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