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06·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304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电影《我是布莱克》剧照。由英国导演肯·洛奇指导的该片获第69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
“双金棕榈”是电影界最令人尊崇的殊荣,在肯·洛奇之前仅有8位导演获得过。他从影以来共13次入围戛纳,获得其中各种奖项,10年前凭借史诗作品《风吹麦浪》(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首次获得大奖。这两部金棕榈作品,代表了洛奇长达半个世纪的电影创作的两个主题:描写劳工阶层的艰辛生活与不屈抗争,以及对英国“反面历史”的讲述与反思。
本届电影节的评奖结果引来了现场记者的嘘声与非议,他们认为评论界普遍看好的影片未能如愿以偿(由场刊的媒体分数为证),于是揣测评委会是否过于“保守”。尽管令人尊敬的肯·洛奇的获奖赢得了欢呼,但是关于“保守”一说,无疑也指涉到他的新作没有创新与显著进步。《我是布莱克》(I,Daniel Blake)描写一名患有心脏病的木匠在申请社会福利金时,却被官僚机构无情地判定为具有工作能力,在繁琐荒诞的制度与程序前做了一番挣扎后,最终没有等到应有的医疗和生活待遇,猝死在福利机构的洗手间里。对于熟知洛奇电影的电影工作者、记者、影评人以及影迷而言,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肯·洛奇式的工人阶级悲惨世界”。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洛奇给出了一部杰出电影应有的基本要素:立场、良知、深情,还有精湛的技艺。
“如果你是个工人,那么一周七天都会下石头雨”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