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晓英
2018-02-06·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315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5月26日,高考前最后一堂语文课,学生们即将进入最后的备考冲刺阶段 )
前不久,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方案,其中的附件《2016年部分地区跨省生源调控方案》首次公布了各省高校生源计划调控人数。按照方案,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北、湖北等12个省市将面向中西部10个省区调配16万招生名额,其中湖北和江苏两省的调配计划分别为4万和3.8万,在12省市中位居前两名。数据一公布,便首先在江苏引发轩然大波,其他生源调出地的考生和家长也紧随其后,在网络上发帖痛陈苦衷、批判教育不公平,很多家长甚至聚集到当地教育部门门前,拉横幅、打标语抗议“减招”政策。
临近高考,有关招生考试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家长和社会放大,三四万的调配名额的确为数不小,数据公布时又缺乏解释细则,利益攸关的考生和家长群体因此风声鹤唳,对于该政策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为此,我们采访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以及“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解读跨省生源调控政策。
“减招”是个伪命题
发表文章13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6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