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明天会更好吗?

作者:薛巍

2018-02-06·阅读时长5分钟

42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6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纽约客》特约撰稿人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理性乐观派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牛津大学动物学博士马特·里德利组成了辩论的正方,他们认为人类社会还会持续进步。他们的对手是《纽约客》的格拉德威尔和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在辩论开始前,现场3000多名观众中有71%的人支持正方,辩论结束后支持正方的人又增加了2%,只有27%的人支持反方的论点。

一般而言整天忧心忡忡的人总是显得很深刻,乐天派让人觉得缺乏头脑。英国哲学家密尔表达过这种意思:“众人怀有希望时他却心怀绝望的,会被一大群人赞美成贤者。众人绝望时他却心怀希望的,反倒享受不了这个待遇。”英国哲学家特里·伊格尔顿在他的新书《没有乐观主义的希望》中就对美国人的乐观主义做了一番嘲讽:“在美国乐观主义几乎是一种国家意识形态。乐观是爱国,消极则是一种思想犯罪。宣称美国最好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的总统会成为暗杀目标。”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986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战国,谁主沉浮

统一前夜的权谋与征战

202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