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庞贝的密室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05·阅读时长9分钟

124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707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收藏的庞贝古城壁画。描绘了希腊医师伊亚皮西用镊子为埃涅阿斯拔出箭头,阿斯卡尼俄哭泣着依偎在父亲埃涅阿斯身旁 )

在庞贝看到的千百“小格子”其实是种错觉:古代的城市断没有那么“开放”。火山灰吞没了整个城市,全因为头顶的“封土”过于沉重,当废墟被重新发掘出来的时候,大多数屋顶和墙垣上端都崩塌了,门窗消失无踪。你现在面对的是被横竖“解剖”了的城市,就像台湾的李乾朗先生所画的建筑画,“穿墙透壁”。建筑的皮肤剥落的时候,筋肉也慢慢乱了次序,对于直接裸露而差别甚微的砖石-混凝土砌体,“内”和“外”的区分没了意义;假如不是经过考古学家刻意的恢复,就连建筑和建筑间的分界线也不再容易辨认——黑黝黝,暗红色,茫茫的断墙败壁,哪儿是开始,哪儿又是结束?

不管怎么说,能够看到这么完整的地面上的古代遗存已殊为不易了,庞贝是少数几个保存得如此完好的罗马遗址,要知道这毕竟是相当于我们东汉的时代——想想,就在庞贝毁灭的这年,也就是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的前后,中国也曾发生多少大事。比如,这一年,洛阳白虎观召开了各地儒生参加的“白虎观会议”,它所确立的“三纲六纪”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可是见证它的所有物证早已湮没无闻了,更不用说像庞贝这样活生生伫立在面前的城市建筑——如此再打量两种历史,立刻有了不一样的含义:一种依稀“想见”,另一种却是明白地“看见”。

庞贝之所以可以看见,全是因为那一层厚厚的火山灰,不经意间“慢下来”的火山灰内部的时间,让城市依然保存着古代的格局。从16世纪开始,这些“时间胶囊”(time capsule)一点点暴露出来,顶多就是揭去了点“面子”,被遽然打通的却是相当于我们从明末到东汉初年的时光隧道,这个意义上的“看到”相当于一种历史穿越。虽然不免依然是座“遗址”,但一个人站在庞贝面前,就像是打开一座千年古墓,立刻感受到强烈的“古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6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魏则西事件追问

推广竞价、医院出租与生命尊严

196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