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麦
2018-02-05·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06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舞台剧《大都会》剧照(组图)
)
用潘恰德的话来说,一个马戏团体,借用了音乐剧的视听形式,套用了一个老电影的故事情节,用身体技巧呈现了一部当代《大都会》。它来自沉闷无聊、压抑性格的城市生活,却被一群马戏演员融入了具有现代感的身体技巧;它营造了一个灰色的工业化景观,唤醒了办公室职员,如同被卷入一场马戏,“重要的是,人们在剧中看到了现实中的自己”。
潘恰德被誉为“马戏界的克里斯托夫·诺兰”。1984年,年少的他意外地观看了太阳马戏团的首次表演后,很快被那种新奇的融合了舞蹈、特技、杂技、魔术、柔术以及歌剧等多种形式的艺术风格所吸引。那种恢宏的舞台设计和精巧的剧情让他对马戏有了新的认识,于是立志成为一名马戏演员。之后他来到蒙特利尔的国际马戏学校,在那里学习身体和表演技巧。他逐渐意识到,马戏除了表演以外,似乎还可以作为一种故事和情绪的表达。那时,他已经开始跟随不同的团队在全加拿大巡演,并且开始留意马戏故事的结构。
直到27岁,潘恰德才加盟著名的太阳马戏团赴日本演出《魅力》(Fascination),那一年,他以自行车车技节目获得了世界杂技界重要赛事——法国明日杂技节的铜奖。没过多久,潘恰德就自立门户创办了炫光马戏工场。那时,他只跟别人讲“我想有一个自己的马戏团”。多年后,他才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喜欢太阳马戏团的表演,他们排演的都是经典的故事,流行且大众化,我当时更想表演自己的故事,它或许不是那么流行,但是我希望在一场表演中融入更多的音乐种类、文化元素,这些都能让舞台表演更加自由。”
发表文章23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329人
沉迷于对抗中年危机的美食作家,对groove着迷的音乐编辑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