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喜马拉雅绘画

作者:李晶晶

2018-02-05·阅读时长5分钟

49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879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范德伟夫妇唐卡收藏: 西藏 15世纪 怒尊甘露漩曼陀罗 )

1937年范德伟(Louis Van Der Wee)和皮蒂克(Pia De Kort)喜结连理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对比利时夫妇后来的人生会同遥远神秘的喜马拉雅佛教艺术相关。

范德伟夫妇对亚洲文化的兴趣始于1960年左右,那时他们同安特卫普考古博物馆[现在的比利时河畔博物馆(Museum aan de Stroom)]的馆长安得莲·克莱浩特博士(Adriaan Claerhout)是好朋友。安特卫普考古博物馆是19世纪中期建立的,靠远洋贸易收集来的文物非常有“异域”风情,种类丰富,涵盖五大洲的许多不同文明,其中不乏有被后来的人们奉为精品的非洲、亚洲文物。克莱浩特博士是亚洲文物的爱好者,范德伟夫妇不可避免地受到他的影响,走上了相似的收藏之路。皮蒂克出于支持好朋友和博物馆运营的目的,担任了首任“安特卫普考古博物馆之友”协会的主席,为博物馆筹集资金,寻求购买更多的文物。

上世纪50年代末期,范德伟夫妇开始对西藏文化和文物感兴趣,做了不少研究。他们建立博物馆,咨询学者,同美国和欧洲的各大博物馆联系,并在安特卫普找到另外两对和他们有同样兴趣的夫妇:心理学家卡洛斯·特劳赫博士(Dr.Carlos Troch)和妻子贝蒂(Betty),还有牙医莱奥·福雷耶博士(Dr.Leo Verleye)和妻子丽芙(Lieve)。三对夫妇是比利时佛教艺术收藏的“三驾马车”,他们不仅对喜马拉雅艺术有很深的阅历,对佛教的理解也颇有心得。此外,特劳赫夫妇还收藏珠宝、装饰艺术品和极为精美的雕塑,福雷耶夫妇收藏铜鎏金雕像,而范德伟夫妇则专注于唐卡。

文章作者

李晶晶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依旧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现代英国的基因

280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