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璧
2020-09-18·阅读时长7分钟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程璧。我们将一同走近日本音乐,共同感受日本音乐的独特魅力。这一节呢,首先邀请大家和我一起聆听几首,由日本作曲家所创作的经典代表作品。
日本音乐文化所折射出的整体气息,一方面有着大量的东方审美倾向,另一方面又有着西方精湛的现代作曲演奏技法,并不断融入现代日本人的生活,也同时影响着很多当代的中国年轻人,并对整个世界音乐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贡献。
对日本音乐进行聆听理解时,我们可以用心去感悟,在音符与音符的迸发之间,深入的理解日本音乐与中国音乐的碰撞。并去体会这个民族如何不断地融入各种不同文化,一边传承,一边创新,进而迸发出一种当代独有的音乐美感。
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日本作曲家的经典作品,请大家闭上眼睛,一同聆听。
【欣赏曲目:《故宫之神思》】
上面这支曲子名为《故宫之神思》,是“故宫三部曲”纯音乐专辑之一《故宫》中的一首音乐单曲。这首曲子是由日本音乐团体神思者(日文名:S.E.N.S)创作。这是一只擅长电子键盘音乐的二人团体,两位成员分别是深浦昭彦和胜木由佳里。乐队成立于1984年。“S.E.N.S”的创作理念,延伸到“Sound(声响)、Earth(土地)、Nature(自然)、Spirit(心灵)”的层次,象征着他们的应许与期待。
▲日本音乐团体神思者(S.E.N.S)
《故宫三部曲》是神思者为日本NHK电视台纪录片《故宫》所作的配乐。随着历史叙述的起伏不断变换着节奏,低沉的打击乐仿佛敲响了大明永乐朝的铜钟,故宫琉璃瓦覆盖下的庄严大殿代表着他们心中思慕的东方文明国度曾经的瑰丽与辉煌。荡气回肠的音符,有如一次梦幻般的神奇旅行,又如一部大型的史诗电影。闭上双眼,静静聆听,仿佛能看见朱红的大门缓缓打开,白玉的阶梯留下了古老的痕迹,仰起头看见了蓝天白云霞的穹顶在诉说着故宫的历史,一幕幕在眼前快速的闪现,百年兴衰尽在一曲之间,浑厚文明的画卷——换化成音符来展现。
【欣赏曲目:《故乡的原风景》】
相信这支曲子大家一定不陌生。《故乡的原风景》是陶笛大师宗次郎先生的名曲。这首曲子曾在TVB《鹿鼎记》(陈小春版),《神雕侠侣》(古天乐版)中出现。陶笛悲凉而深邃的音色,带人走进一个孤寂荒芜的世界,体会到一种远离尘嚣的疲惫苍凉的意境。
乐曲的开始,在淳淳的流水声中,小提琴与弦乐的声音低低响起,沉静的音色伴随着缓慢而忧伤的旋律,迅速地将听众拉入到一种寂静的气氛中来。随后,笛声清澈飘渺,极富穿透力,低沉高昂处的变化平和舒缓,自然流畅。随后,小提琴的高音与低音提琴的声音交错混合,勾起听众心中对故乡的爱与深切的思念。整首乐曲似山间清澈的溪流,既不失轻重缓急的变化,又不失整体的悠远平和。透过清新悠扬的陶笛乐音,阐述他对于自然万物与山川土地的情怀。
宗次郎出生于1954年日本群马县,1975年在他21岁的时候,第一次听到奥卡利那笛的美妙音色、回音,就被深深地吸引。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敬爱自然的味道。宗次郎师从香山久,学习陶陨是在栃木山的一个村庄里,学成之后移居到栃木县东部的茂木町居住,那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淡水河那珂川盛产鲇鱼。说到故乡的原风景的创作背景,和这里的自然风景是分不开的。还有另一点,是宗次郎充满禅意的生活方式,如同禅宗的“自性清净”说,讲究的是最上之禅,从空出有,如莲花之清净不染。宗次郎先生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自己制作陶笛,并且进行耕田,种植等农作(他还说过陶笛就是对空气的耕种)才会有这样出尘的作品诞生。
▲宗次郎与乐器陶笛
或许土地的回响,不需要任何语言,只需要一曲足矣。
【欣赏曲目:《天空之城》】
提到日本音乐,日本著名作曲家久石让先生的作品可以说是经典荟萃。他的作品以电影配乐为主,特别是宫崎骏导演的作品,担当从《风之谷》至《悬崖上的金鱼公主》24年间所有长篇动画电影的音乐制作,为宫崎骏作品中不可欠缺的人物。久石让曾七度获得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音乐奖,作品曲风悠扬灵动,充满奇幻色彩,享誉世界。《天空之城》作为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在纯净而愉悦的童谣曲风中,意外揉入了一点悲天悯人的味道,让人不禁产生了淡淡的哀伤感,伴随着电影的剧情,小提琴与钢琴的交响织成一张细细的网,笼住沉浸在情绪之中的听者的心,熨帖着,包裹着,带去温暖与安宁。
▲久石让(左)与宫崎骏(右)
日本民族仿佛具有一种“物哀”的偏执,对于悲伤、凄美事物有着特别的细腻表达。听久石让的音乐,你或许经常可以从其中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对于这种忧伤情感的表达,久石让坚持其一贯的简约的风格, 然而纯净自然直透人心的声音却能从更深层次让人们感受到他所想表达的情感。
例如,《天空之城》这部作品中,最终那座拥有极高文明程度的普拉达城在空中陨落,高度文明毁灭的强烈震撼冲击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并就此来反思当今社会人类文明应该何去何从的现实问题。而剧中的两位主角象征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未来的希望。主题曲《Carrying You》运用低吟的人声迎合剧情所表达的气氛,用配乐表现出了这种以悲情为基调却又对未来保持着美好憧憬的情感,为剧情中虚幻的故事和哀伤的情感做出了铺垫。
▲《天空之城》动画剧照
久石让的音乐创作风格偏向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New Age风格。这里讲一下,所谓New Age是指一种宁静、安逸、闲息的音乐,可由传统乐器和电子乐器来演奏,重点是营造出大自然平静的气氛或是宇宙浩瀚的感觉,通过透明而神秘的音色来洗涤听者的心灵,令人心平气和。其美学特征是强调音乐的不确定性,一切以自然的流露为目的。NewAge音乐通常与音乐治疗有关,它能够使面对着重重压力的我们在一种平静而和谐的氛围,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心绪获得宁静,达到心灵的放松与超脱。
【欣赏曲目:《末代皇帝主旋律》】
1988年,日本著名作曲家坂本龙一先生为电影《末代皇帝》创作的配乐获得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有人说坂本龙一的音乐有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格局,他所作每一段插曲,都散发艺术生机。坂本龙一的作品有很多都极少修饰,把形式化的东西根除,使得最纯粹的灵感抵达心灵深处,例如他的《Amore》这支曲子,甚至几乎完全摒弃了旋律,音符以和弦音柱形式来呈现。《末代皇帝》中插曲的变奏非常值得品鉴,听着听着,就仿佛走进落日余晖的晚清末年,凉凉晚风耳边过,留下哀声一阵。
▲电影《末代皇帝》海报
坂本龙一是当代日本最被崇敬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充斥着多样的音乐风格,无论是宏伟抒情的管弦乐,还是充满未来感的电子乐,他都巧妙地结合传统与现代,在汲取民族风格精髓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音乐表达方式,寻求突破,了解差异同时混合差异。不断地在好奇心和危机感的催使下创作更优秀的音乐作品。
坂本龙一也是一位非常积极参与公共事件并多次用创作发声的音乐家。他在采访中,曾经对许多社会话题和政治话题予以自己的观点,譬如日本年轻人感到的“生存压力”和“闭塞感”,比如日本和美国的艺术家各自不同的表现。当谈到“爱国”,他说:如果是外国人赞美你,那无可厚非。但自我吹嘘,如“cool日本”什么的,那一点儿都不酷。当关于日本的“后浪”问题:今天日本社会的复杂,已经不是“自由与保守”或者“左与右”的问题;年轻的一代,歧视问题、贫困问题、奖学金问题、欺凌骚扰问题等等,他都有自己的观点。
▲日本音乐大师坂本龙一
还有,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坂本龙一关于“音乐之力”的理念。对于媒体对于天灾人祸发生后对音乐“治愈”能力的吹捧,譬如“音乐万能药”这种形容,他是感到不快的。他反对的是类似纳粹利用瓦格纳的交响乐这样的“音乐之力”:利用音乐巨大的情绪能力去有目的地煽动群体。换句话说,他反感音乐家过于“自我膨胀”,自以为扮演上帝一样的角色,就能凌驾于他人。在这样的态度下,他创作的音乐更追求自然而然的表达,而不是为了表达而表达。
同为20世纪中叶的著名作曲家,久石让和坂本龙一的作品风格不同,但同样享誉盛名,获奖无数,也同样反映着一件令人欢喜的事——音乐文化的融汇,汇成一股热潮,影响着世界音乐文化,为其增添色彩。此外,还有其他许多如他们一般为日本音乐做出贡献的日本音乐家,为更多世界不同国家的人带去优美旋律与美好感受。
为什么他们的音乐能有如此突出成就并不断走向世界,被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所喜欢呢?归根结底,他们的音乐里都有很浓郁的“人文关怀”。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感悟他们所在的时代,感受当时和后来的日本社会以及世界,并将自己的感受与音乐才能融合在一起,创作出能够深入听众心灵的,深入人们精神世界的,具有时代特质的作品。
本讲课程参考资料
[1] 张耀嗣. (2016). 试论陶笛曲《故乡的原风景》创作背景及演奏艺术. 北方音乐, 036(013), 53-54.
[2] 郑隽逸. (2010). 久石让动画电影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分析. 音乐创作, 000(001), P.131-133.
[3] 《雅乐之东传日本及其日本化》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618864/
[4] 程璧. 日本传统技艺观研究. 北京大学.
[5] 《日本流行音乐发展史》https://www.douban.com/note/206738435/
[6]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Japan.
[7] 《在亚洲流行音乐中,日本-韩国-中国这三者之间的差距》https://www.toutiao.com/i6830953585182769671/
分享下方海报
与更多人一起
聆听山川风物
感知古今日本
发表文章7篇 获得37个推荐 粉丝252人
中国内地独立民谣女歌手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