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越
2020-09-16·阅读时长3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923个字,产生156条评论
发表文章535篇 获得20个推荐 粉丝4207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多久
1927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Anka划线
10-21 11:38
早期的基因重组疫苗属于蛋白质疫苗,生产者需要事先将特定基因导入酵母菌的基因组,并在发酵罐里培养酵母菌,然后再从培养液中将目标蛋白质提取出来,才能制成疫苗。整个过程不但耗时长,而且成本也居高不下。后来有人想到,为什么不想办法省掉酵母菌这一步,直接把编码蛋白质的遗传物质(核酸)导入人体,让人体细胞自己去生产抗原蛋白呢?于是,核酸疫苗诞生了。
呆大卫划线
12-25 21:02
根据《自然》(Nature)杂志所做的统计,美国政府已经抢购了8亿剂疫苗,足够每位美国公民打2针。英国政府更厉害,已经预订了3.4亿剂疫苗,足以保证每位英国公民打5针!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因为缺乏经费,估计只能等到发达国家全都接种完毕之后才能排上队。
12-25 20:37
普通人只需记住两点就行了,那就是T细胞最主要的功能是找出并杀死感染了病毒的人体细胞,而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抗体,防止病毒入侵。
12-25 20:32
事实上,已有研究表明,在从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群体当中,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体内能够检测到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原因很可能就是另外4种普通感冒病毒所导致的
12-25 20:29
有些时候,抗体的存在甚至是有害的,反而会加重病情,这一现象被称为“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简称ADE)。这个效应是在1966年进行的一次合胞病毒(Syncytial Virus)疫苗人体试验过程中首次被发现的,前期临床试验表明合胞病毒疫苗确实能诱导出抗体,但Ⅲ期临床试验却导致一大批受试者病情加重,两名儿童因此死亡。
12-25 20:25
这种疫苗的特点是起效快,免疫原性强,生产过程简单
12-25 20:23
如此快的速度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中国科学家在确定病原体4天之后就向全世界公布了新冠病毒基因组全序列,这个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疫苗专家巴尼·格拉姆(Barney Graham)博士在拿到病毒序列后,只花了3天时间就计算出了疫苗的最佳靶点,这个速度同样也是史无前例的。
12-25 20:20
70年代诞生的基因工程技术使得科学家们可以把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整合进酵母菌的基因组中,诱导后者生产出大量特定的外源蛋白质
12-25 20:16
这是人类发明的第一种针对单一抗原的预防性疫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前的疫苗都是用整个病原体做原材料,其中包含的抗原种类非常多,诱导出的抗体种类自然也非常多,很容易和人体内的其他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发生交叉反应,这就是疫苗副作用的一大来源
12-25 20:08
比如常用的流感疫苗都是灭活疫苗,目前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流感疫苗宿主就是鸡蛋,而每只鸡蛋只能生产出一人份的流感疫苗,大家简单算一下就会知道流感疫苗的推广难度究竟在哪里了。事实上,很多国家的防疫部门都有自己的专属养鸡场,每个流感季都必须提前半年开始准备鸡蛋才能满足当季的接种需要。假如新冠疫苗也只能靠鸡蛋来生产的话,恐怕我们真的得等10年之后才能用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