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吴湖帆:江山过眼

作者:周翔

2018-02-03·阅读时长16分钟

42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039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梅景”之缘

在上海博物馆“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展厅入口,由吴湖帆、潘静淑伉俪合作的《梅景书屋图轴》是展览的“序言”。图中有山涧幽谷,白梅点点,茅屋掩映其间,室内可见一雅士与女史凭案对坐,一派文士的雅逸之气。之所以将这幅画置于入口,是因为“梅景书屋”这个名字,几十年来已经成为吴湖帆收藏活动的一个代称与缩影。而关于这个名字里的含义,至今还有着不同的解释版本。

紧跟着图轴最先展出的两幅作品是南宋宋伯仁编绘的《梅花喜神谱》与北宋米芾的《行书多景楼诗册》,它们被认为是“梅”与“景”的含义。《梅花喜神谱》是潘静淑在虚岁三十的生日由其父亲潘祖年送给她的礼物,因其刊刻时日与潘静淑的生辰完全吻合这一奇妙的缘分,被吴氏夫妇爱若珍宝。不过,米芾的《行书多景楼诗册》在1921年“梅景书屋”这个名字诞生之时极可能还未被吴湖帆收入囊中,并且“景”字当时还被写作“影”字。后来“景”、“影”二字在吴湖帆的题跋、日记等各种文字记载中交替使用,且用“景”字之处更多,但吴湖帆的孙子吴元京清楚地记得,吴湖帆晚年时在书房与学生们聊天,言语之中从来读作“梅景(yǐnɡ)书屋”。吴元京觉得,“影”字包含有“爷爷奶奶形影不离”之意。而上海博物馆书画部副主任、此次策展人凌利中则认为,在这个名字中,多景楼是一个不能排除的含义。“人们往往根据吴湖帆在《行书多景楼诗册》里的题跋判定他是1945年收藏了这部作品,但其实1938年他在吴镇《渔父图》后的题跋中已经提到自己收藏了《行书多景楼诗册》,只是具体收藏的时间还有待查考。”凌利中说,“即便吴湖帆在最初命名‘梅影书屋’时并未包含这幅作品,但后来的‘梅景书屋’一定是包含的。他是对文字、因缘非常敏感的人,‘景’‘影’相通,他看到时不会无动于衷。而且但凡他收藏了一部珍贵的藏品,都会专门起一个斋名或者堂名来收藏它。如果没有‘梅景书屋’这个名字,他一定会给这部诗册再另起一个名字。他的‘吴氏四宝’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收藏了《多景楼诗册》后就将它列入吴氏四宝之一了。”

文章作者

周翔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96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到北极去

地球之巅的孤独与自由

217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