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作者:薇拉日记风清扬

2020-08-13·阅读时长3分钟

450人看过
晒太阳,这看似再小不过的事,对于现在很多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来说却是件非常奢侈的事。

晒太阳,这看似再小不过的事,对于现在很多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来说却是件非常奢侈的事。

一年四季,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白天呆在办公室里,常年很少见到太阳,所以皮肤捂的特别白。可即便是这样,也要一年四季涂防晒霜,夏天无论多热,走在路上都要捂的严严实实。

人们吃各种片剂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D和钙。

曾听说有一个医生给不孕不育的男女开的药方是晒太阳。结果他们去了草原晒了一段时间,还真就怀孕了。

关于晒太阳,脑海里浮现的是青藏高原那些充满阳光的善良的通红的脸庞。

还有喜欢晒日光浴的特意晒出来的可爱的小雀斑。

我喜欢晒太阳,从小就是在太阳地里摸爬滚打长大的,所以不怕晒黑。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最东方,夏天的时候,凌晨3点钟,太阳就升起来了。趁着早晨凉快,人们就开始去地里干活了,用锄头锄草,我们管锄草叫铲地。从早晨3点日出到晚上6点日落,每天15个小时都与太阳为伴,是真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午阳光直射,戴着麦秸秆编的大帽檐的草帽,仍旧是汗流浃背。脸上身上都晒成黑红色。

想起那句歇后语,破草帽没檐——晒脸。

我不喜欢小鲜肉。据说古天乐把自己的肤色特意晒成古铜色,所以觉得他很男人,很帅。

我想如果我是一个男生,我会剃个平头,打篮球,跑步,骑车……做各种运动,在太阳地里,恣意地挥洒汗水,我的皮肤也会很黑。

阳光直射的天气里,我就会想,不要辜负了这阳光。晒被子,晒洗好的衣服,多好啊。晒被子时,用羽毛球拍去拍打拍打被子,让被子更蓬松。晚上盖着有阳光味道的被子,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心情格外舒畅,还会做个好梦。

在老家,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是晒龙衣的日子。这一天大多都是阳光直射的好天气,很适合晒东西。所以家家户户院子里是各种晒,晒棉衣,棉鞋,被子,粮食……能晒的东西都拿出来见见太阳。查了一下,有的地方也有这样的风俗习惯,管这天叫“洗晒节”,“晒秋节”,“晒经节”……

记得在大连工作的时候,靠海边很潮湿,经过一个夏天,把冬天穿的皮鞋拿出来的时候,发现上面长满了长长的毛。所以每年夏天都必须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棉衣棉鞋常常拿出来晒一晒。

有那么好的阳光,特别适合晒各种干菜,油豆角,豇豆,西葫芦,茄子,土豆,胡萝卜,地瓜,蘑菇……村里有个人毕业以后去青海工作了,那里常年缺少青菜,所以他父母亲就在老家整院子地晒干菜,一麻袋一麻袋地往青海邮寄。

老家靠近江边,打鱼的人很多,所以常常有人家把吃不完的鱼腌一腌,然后晒成鱼干。我们叫鱼坯子。现在快递如此便利,鱼干也好储存,在外工作的人,想念这个味道,就会让家里人邮寄各种鱼干。

据说好酱油是晒出来的。有晒1000天的。现在见酱油外包装上,写180天的居多。看李子柒做酱油的过程,日晒夜露,晒半年以上,最后还要暴晒提纯。

好吃的酱油少不了阳光的参与,豆瓣酱也是如此,我们那里管豆瓣酱叫大酱。

每年腊月初七早上泡豆子,晚上煮,腊八早上吃过早饭,就开始做大酱了。春天和夏天,大酱需要一直晒。酱缸上面放一层纱布,防止苍蝇和灰尘。去地里干活时,家里没人,就在酱缸上盖上一块玻璃,再放上一块石头,防止下雨。大酱可以一直晒到上冻晒不到太阳为止。这样做的大酱味道很鲜。

在喜马拉雅听一位补土派老中医讲课,她特别强调补脾胃的重要,她用到的淮山药的炮制过程是,淮山药切片先暴晒10天,然后阴干一个月,用陶锅柴火炒制3个小时。所以她的药对于补脾胃来说很有效果。

九蒸九晒的黑芝麻丸,黑芝麻一次需要晒一天,所以一共需要晒九天。

去年回老家,下了一个月的雨,那时,是那么的盼望着见到太阳。

现在,对于太阳能的利用,已经非常普遍了。马路上,红绿灯,路灯上面都是太阳能板。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在农村也很普遍。

喜欢晒太阳,喜欢阳光,所以我觉得买楼房的首要前提是一定不要有遮挡,一定要阳光充足。

晨跑的时候,特别喜欢拍阳光的照片。我也喜欢看云朵,拍云彩,我称自己是阳光和云彩的收集者。

绝大多数的植物都是喜欢阳光的,希望我们也常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薇拉日记风清扬

发表文章2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人

更好地成为真实的自己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