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麦
2020-08-12·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099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等待客人来买炒凉粉的张二
摄影/于楚众
骑车穿过开封市区,只需半个小时的时间,每逢周末,这个600万人的小城变得格外拥挤,市中心的鼓楼城区内,满是来旅游的人。穿过西城门后,那些仿宋的建筑突然不见了,城市恢复成原来的画面,老城街区呈现出一副别样的生态,这是开封小吃聚集的地方。
第一次领略开封夜市的密集,是在抵达城市的当晚,采访结束后,我和摄影师老于骑车返回酒店,晚风吹散闷热和潮湿,凉爽的空气没有红绿灯的阻隔,蜿蜒奔行。几乎是每隔十几分钟,便会遇见一个人声鼎沸的夜市,它是城市中的聚集点。每个市场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气味和景象,空酒瓶撞击的声音、干杯声、烧烤香气、炊烟、叮叮咣咣的炒勺声,组成一幅当代的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所绘的是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在宋代,首都的百姓在开封获得了夜游的自由。赵匡胤是史上第一个允许开放夜市的皇帝,在《宋会要辑稿·食货》中就曾记载,他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宋朝历代皇帝都对夜市采取鼓励政策,夜市不仅时间延长,而且通宵不绝。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的“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由此可见,热闹的夜市,是开封的传统生活,且颇具规模,在这其中,朱雀门外街巷的夜市最为有名。
开封的早餐羊头汤
肚包脑
夜市的喧闹,曾让天子羡慕不已。南宋人施德操的《北窗炙輠录》就有记录,一日,仁宗在宫中闻丝竹歌笑之声,问曰:此何处作乐?侍卫回答,此民间酒楼作乐处。仁宗听罢不禁咿咿呀呀地自怜起来,“汝知否?因我如此冷落,故得渠如此快活。我若为渠,渠便冷落矣”。这也是开封人引以为傲的一段历史。
在来到开封之前,我便听说过河大西门夜市的鸡腿饼,这种食物的出现,已经伴随了十余届河南大学学子的成长,有人说,“上过河大,必吃过鸡腿饼”。某个傍晚,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去观瞧。刚刚5点半钟,排队的人已经拉起长龙,除了上了一天课的学生,还有专程来寻味的本地人。大姐从焖炉中取出冒着烟的鸡腿,熟练地用剃刀将肉剃下,然后撒上孜然、辣椒、秘制调料之后,夹入喷香、酥脆的烧饼中,隔着三五个人,我已经咽下口水。有排队的客人在毕业多年后专门回来吃这一口儿,价格低廉的食物所散发的,更多是对校园的回忆。
鸡腿版的肉夹馍其实并不算是开封的招牌小吃,西门的夜市也不算大,兜兜转转走了五个来回,卖烧羊肉的大爷见我有些困惑,说你可以去鼓楼夜市再转转,那边开得早,吃的也多。
发表文章231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2330人
沉迷于对抗中年危机的美食作家,对groove着迷的音乐编辑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