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键
2020-07-22·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9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黑龙江沿岸的采金场
那时的黑龙江两岸广大地域是荒凉匮乏的,也是丰饶的,森林,草原,沿江有不少支流河汊都蕴藏着金矿。前面说到的洛古河和古城岛附近河湾,都有金沙矿脉存在,并一直延展到呼玛河流域。金沙含量最富的地方在漠河老沟。它应是黑龙江支流的支流,就像一条毛细血管,发脉于兴安岭东坡山林间,全长约14公里。这样的小河一般是不会有名字的,可是它不光有,而且名称繁多:鄂伦春人呼作塞尔特,俄国人称为热尔图加(又译作极而吐加、泽尔陀加、热勒图加等),日本人所编《黑龙江》中叫作什都喀,《清史稿》称什都克,后来的当地人干脆称为老沟或老金沟……种种色色,语义中都有“黄”“金”的意思,自然是借了金沙的光。
大兴安岭有黄金的说法,其实起源甚早,且与蒙古成吉思汗家族的传说隐约相关:始祖母阿兰在丈夫死后连生三子,见家人与亲族疑惑,声称乃是她与一个金色天神的后代,于是就有了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一说,其崛起之地斡难河,也被视为黑龙江源头之一。女真族再起,攻灭黄金家族后裔林丹汗,漠南漠北蒙古各部尽归版图。满语将大兴安岭称为“金阿林”,即“东金山”,与号为“西金山”的阿尔泰山并称,一东一西,堪称遥遥相对。阿尔泰,又作阿勒泰、阿勒坦,也有金子之义。
是谁发现了此地的金沙?
那个快乐随和的美国派驻黑龙江的商务代表柯林斯,在1857年的行旅中对矿产高度重视,穿越外贝加尔时私绘的地图,标明金、银、铜矿的分布,而经过黑龙江后却未见在图上标注,很简单,应是俄人还没有这方面的发现和听闻。有的研究者引用成于嘉庆间的《黑龙江外记》卷五所载“楚尔海图即粗鲁海图,有墨河山出金矿,近车臣汗帐,此地为俄人所垂涎,详见恭振夔将军公牍”一段,推定“最晚在嘉庆年间漠河金矿就已被国人发现,且为俄人所觊觎”,错。这个“恭振夔将军”即恭镗,光绪十二年五月署任黑龙江将军,在嘉庆年间还没有出生呢,何以能将金矿之事写入公牍?核以原卷,见为后来校刊时所加小字按语,并非本文。
发表文章16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96人
国家清史专家、金学研究专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