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大地与金沙(一):洛古河卡伦

作者:卜键

2020-07-08·阅读时长4分钟

71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46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吉林珲春的俄式建筑“第一营” (摄于1933~1934年)


世界上每一条大河都是汇聚众水,源远方得流长,黑龙江亦然。可说到它的源头,常会有一些夹缠不清,一是指其上源石勒喀河和下源额尔古纳河,再就是指两河汇合处的黑龙江正流。本篇所写的洛古河小镇,就坐落于汇流处以下十余里地方,右岸的连绵山峦至此消失,江岸平衍舒缓,小镇广场上有一个醒目的“源”字碑。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在晚清成为金匪出入的通道之一,而对洛古河卡伦设立的时间,我在开始时颇有些迷茫:史料上记载创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这么重要的边境口岸,竟然这么久不设防吗?特地请教了研究清代卡伦的宝音教授,承他相助,大疫中跑到人大的办公室核查资料,告知我真的就是如此之晚。

2019年夏天,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支持下,潘振平兄与我前往黑龙江上游考察。抵达当晚住在漠河县城,次日一大早先去小阿穆尔河的九曲十八湾,然后是老金沟(又作老沟河金矿遗址),接下来经过数十里山路,就到了洛古镇。1854年夏,穆拉维约夫第一次带领沙俄大型船队闯入黑龙江,就在此处水面停下来,掬水而饮,奏乐欢呼,庆祝俄军在160余年后,再至这条梦寐以求的远东大江。而在这样一个战略要地,清朝既无卡伦也无驿站,不设一兵一卒,任由老毛子在江面上自嗨。

这里现在有个约40户人家的屯子,得名于附近一条流入黑龙江的河,是一个安静的边陲小镇,居民不多,游客也不多。我们雇了一艘四人座的机动船,贴着右岸溯江而上,还未接近两江相衔处的岛屿,船夫老张靠边泊岸,指引我们去看山坡杂树间的一块石碑,红漆大书“龙江源”。再三请他向前开,回答说不可以了,规定只能到此。来前做过一些功课,知道两江合流地带有一个三角形岛屿,很想过去看看,至此始知属于俄方。无奈何只得凝神远望,但见葱茏中一个红色高脚哨亭突出树杪,十分醒目……

文章作者

卜键

发表文章165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1296人

国家清史专家、金学研究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动画教给我们的自由

国漫新生,年轻的想象

1130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