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朋朋哥哥
2020-06-17·阅读时长4分钟
探索兵马俑的秘密,寻找大秦帝国的踪影,我们一起出发吧!
孩子:朋朋哥哥好,我是XX小学X年级X班的段奕清。
朋朋:你好,段奕清,欢迎你和我一起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开始学习之前,朋朋哥哥想问你一个问题:说到秦始皇,你第一反应会想到什么呢?
孩子:兵马俑!书上说这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也是我们到西安旅游必须要去的地方之一。
朋朋:果然,说到秦始皇,大家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兵马俑!它是用陶俑代替真人,为死去的秦始皇陪葬的,以精湛的工艺,还有庞大的规模震惊世界,并且享誉全球。虽然兵马俑还只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但从俑坑的规模,我们可以去想象整个秦始皇陵园有多么的宏大。
孩子:那么除了兵马俑,神秘的秦始皇陵还有些什么呢?我们参观的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里挖出来的吗?
朋朋:秦始皇帝陵园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秦始皇陵,顾名思义,这个名字就是来源于它的主人——秦始皇。但是,你知道吗?秦始皇陵是由好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我来请博物院的专业讲解老师为你做一个权威的解答!因为有几个概念,大家比较容易混淆。
讲解员:朋朋哥哥,小朋友,你们好,我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讲解员田田老师。秦始皇帝陵园位于我们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这可是一座不小的帝王陵墓呢!整个秦始皇帝陵园大约有800公顷,什么概念呢?相当于1120个标准的足球场,它的规模是不是很宏大呢?陵园的核心部分就是秦始皇的陵墓,它的陵墓修得又高又大,像山一样。远远看去,它的样子就好像是一个没有尖的金字塔,又好像倒扣着的一个斗,上小下大,从侧面看起来是梯形的。专家们给这种造型的陵墓起了一个特别形象的名字叫 “覆斗型”。 秦始皇陵的发掘至今已经有45年了,在它周围还分布着许许多多的陪葬坑和陪葬墓。但目前我们可以参观的和已经发掘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作为它核心部分的秦始皇陵墓其实还并没有进行发掘。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当陵墓已发掘,你如果前来参观,一定会使你仿佛置身于2000多年前的帝王皇宫一般流连忘返。
孩子:这么伟大的建筑,为什么不赶快发掘,让大家进去参观呢?
朋朋:简单来说,这是因为在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之下,如果对秦始皇陵墓进行发掘,是依然存在风险的,很多文物可能在一接触到外面的空气时,就会立刻腐烂坏掉,这对文物来说多么可惜啊!你说对不对!具体的原因,我们会在后面的课程中讲到。
孩子:书上说,秦始皇并不知道自己叫“秦始皇”,这是后世对他的称谓,那么秦始皇又是怎么样为自己的陵园命名为“秦始皇帝陵园”的呢?
朋朋:其实在秦朝,最初并没有“秦始皇帝陵”这个名字。秦始皇帝陵由于地处骊山北麓,因而将“骊山”直接作为帝陵的名字,陵园也就被称为“骊山园”,这就是它原本的名字。而“秦始皇帝陵”则是汉代以后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称呼。就像你,有学校里会用到的正式的名字,也有家里平时称呼的小名一样,“骊山园”就是学名,“秦始皇陵”就是它的俗称。
孩子:朋朋哥哥,和其他地方相比,骊山有什么特别的吗?秦始皇为什么会选择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在这里呢?
朋朋:这是因为古人在修建房屋、搬家或者是选择死后埋葬的地方时候,非常重视这个方位、自然形势,还有周边环境等等,如果选好了,是可以带来好运的,要选不好,那就很可能会倒霉了,古人把这个叫做“风水”,你听说过吗?说起来,骊山的地势够高而且平坦开阔,周围的环境也很好,很符合古人选择修建陵墓的标准。
讲解员:没错,而且古人对族人的葬地十分重视,一般都会选在国都的附近。秦始皇在当了秦王时,便开始给自己选址修陵墓了,他的陵墓选在骊山下,其原因在于这里是秦的都城,而秦国国都由西向东迁徙的,政治中心向东移,所以秦王的陵墓区也就由西向东转移了。这也是秦始皇将自己的陵墓选址在骊山北麓、而不是西麓的原因之一。不仅是秦始皇,在秦迁都咸阳后,亲王的陵墓基本都葬于咸阳向东至骊山一带。另外,北魏时期,《水经•渭水注》的作者郦道元在书中描述,骊山是一片风水宝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是贪其美名而葬于此地,可见骊山产金、产玉的美名对他十分有吸引力。因此,他将自己的陵墓选择修建于此,也是希望自己死后还能享受这些荣华富贵。
朋朋:秦始皇帝陵园,从秦始皇13岁时就开始修建了,最后是因为秦朝的灭亡才不得不草草完工,算下来,将近修了40年的时间,真是漫长啊。在技术尚不成熟的时代,能够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已经足够让世界惊叹了。
孩子:真难以想象它究竟是由什么人完成的!我想,参与建造的人一定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吧!
朋朋:你会这么想也不难理解。但在科学和技术都不发达的古代,能够掌握到技术的“专家”其实只是极少数人。秦始皇陵作为帝王陵墓保留至今,它的建造更是有着很多普通人的付出。正是他们的劳动,才把属于秦的时代气息和艺术水平用这样直观的方式展示在了今天的我们眼前。那到底是什么人修建了秦始皇陵呢?他们来自哪里?又是怎么工作的?我们会在后面的课程中一一讲到。我们下节课再见吧!
发表文章51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98人
耳朵里的博物馆创始人、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