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造景:东方有个“好莱坞”

作者:卡生

2020-06-10·阅读时长10分钟

206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113个字,产生1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马钢道具库顶楼

阿国的置景公司正在为目前横店最大的仙侠剧组《千古玦尘》搭建场景。他开车载上我一同前往现场巡视,这是他每天的工作之一。我记得三天前在李少红拍摄《大宋宫词》的大庆殿旁边还是一片荒地,而今已经迅速起了一个能看到些雏形的“祭坛”,这个速度十分惊人。阿国介绍,现在还是搭框架的环节,再过几天框架上涂上水泥就能看出整体效果。

工地上尘土飞扬,正值中午,烈日当头,阿国施工团队的组长正在和美术指导沟通“祭坛”的细节,工人们在为广场中心的祭坛柱做泡沫雕刻。我问阿国,这个场景需要多长时间制作完毕,他说大概一个月就能完成。对于拍摄仙侠剧的剧组来说,很多重要的场景都需要现搭。横店目前提供的实景拍摄多数是给年代戏或古装戏准备的,对于仙侠剧来说,搭建实景是置景预算里最大的开销。

来找阿国做搭景的剧组多为仙侠剧,《择天记》《诛仙》《香蜜沉沉烬如霜》均出自他的公司。他木工出身,在2016年开置景公司之前,一直在为剧组做异形道具,所以对仙侠题材中所使用的石头纹理、翻模制作工艺十分有经验,基本上美术指导给出的图他都能想办法完成。

工地旁的摄影大棚里是《千古玦尘》一处保密的场景——桃林,此前已全部完工。进入大棚,映入眼帘的场景令人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半干涸的小溪、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起伏的山坡上的桃林,以及冒着仙气的干冰人工湖。阿国介绍说,这里每一棵桃花树的树干都是真实的,每一簇桃花都是工人手工粘上去的,最后还要给桃花树整体喷漆,对于造型审美有着颇高要求。

目前入驻横店的四五十个剧组,一半以上都是古装和仙侠剧。近年来仙侠剧的爆火可以追溯到2014年《花千骨》的走红,在离开横店的前一天,我见到了《花千骨》的香港导演高林豹。据他回忆,当年《花千骨》在横店的置景费达到了800万元,在当时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其中,观众们所熟悉的绝情殿就花了100万元,10天搭建而成。高导称,自己当时属于无心插柳接拍了《花千骨》,因为上一个现代戏项目黄了,被老搭档林玉芬邀请成为了《花千骨》的联合导演。

他回忆,虽然在此前也有一些仙侠剧,但并没有太多的资方投入大量资本拍摄,当时他拿到《花千骨》的剧本时觉得这样宏大的世界观并不好拍,他在《花千骨》的美术基调上绞尽脑汁,要有仙气,还不能过于刻意。导演一般在拍摄前会带上美术指导一起做实景采风,当他在广西看到石林的风景时,一下子就有了“仙界长流”的灵感,既然并非人间故事,高导在美术置景上做了减法,才有了后来那些看上去干干净净的场景。


宫氏三兄弟的置景公司的道具库里摆满不同年代风格的瓷器


置景公司正在为剧组运输道具

在《花千骨》爆火之后,“仙侠”成为了资本竞相追逐的题材,一方面满足了年轻观众对大女主虐恋情仇的向往,另一方面原著粉是其收视的保障基础。据高导说,现在仙侠剧的置景投入高达千万级别也是正常的。正在横店拍摄的《皓衣行》,美术指导陈鑫是“80后”,除了《老九门》,在他的履历里几乎全是仙侠剧。其中他做指导的《古剑奇谭》最为出名。“仙侠剧是一种架空的历史题材,在美术上虽然没有真实历史可考,却是对中国文化写意的升华。”陈鑫说。他喜欢琢磨历史,在他看来,最接近仙侠感觉的美术可以借鉴魏晋时期,开放、另类、人文气和仙侠的飘逸感很接近,再根据对剧本的感受,反推剧中人物的生活方式,虚虚实实才能做出让观众有信服感的仙侠场景。

在成为电视剧美术指导前,陈鑫做过一段时间的电影美术,曾经参加过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电影美术的场景少,每一个都能极致刻画,这给他带来了成就感。电视剧美术则不一样,时间短、场景多,除了前期的搭建外,剧组开工后的美术置景基本是加班加点地赶制下一天的场景。但不得不承认,近些年电视剧在美术置景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能成为爆款的电视剧,多数都有美术置景的功劳。业内有一句话,美术并不能拯救一部烂片于水火,却能为一部好剧锦上添花。

在横店,仙侠剧的场景几乎不让拍照,每个剧组都试图在美术置景上一拼高下,造一个所谓“仙侠剧”的世界观。可惜的是,这些为剧组定制的仙侠场景在拍摄完毕后,几乎全部要被拆除。

民国戏却不一样。

文章作者

卡生

发表文章99篇 获得17个推荐 粉丝433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横店江湖

横漂十四天观察记

1113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