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地摊经济学

作者:邢海洋

2020-06-10·阅读时长2分钟

122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37个字,产生3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忽如一夜春风来,地摊热席卷大江南北,人们摩拳擦掌都要去摆摊,五菱神车卖断货,制造遮阳伞的上市公司接连涨停。地摊仿佛一剂强心针,被寄予了提振消费市场的希望。问题是,改革开放40年,我们早已从地摊时代跨越到了网购时代,从网上囤上一堆小商品再摆地摊,意义何在呢?

中国6亿人口人均月收入只有1000元,其实是要靠地摊上的廉价商品生活的,虽然有拼多多,可他们没钱也没必要再多付一份快递费用。相反,若能摆摊经营,他们就从消费者群体摇身一变成为经营者,收入还增加了,于脱贫致富方面也是益处多多,这或许是地摊经济于时下最重大的意义。可网购模式,尤其是拼购模式相当于批发,有价格优势,即使通过物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或许也比地摊上的商品便宜,故而地摊上的货物也未必能为消费者节省生活成本。当然,地摊上卖的多数是小商品、生鲜食品,若消费者在不同的摊位上一次购买了多种商品,合计起来也就很可能更节省了。这就是地摊能够多少年传承下来,即使被城市管理者不断地治理,却还能顽强地存在下来的原因吧。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2968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横店江湖

横漂十四天观察记

1113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