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驳静
2018-01-12·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322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旅途如何开始
老太太,89岁,顶着一个撞色蘑菇头行走江湖,个儿小,但人们远远就知道是她;小伙儿,34岁,标配是绅士帽和墨镜,个儿高,走在巴黎街头回头率百分之七十五。
一老一少第一次见面,老太太就想给小伙儿拍照,但后者拒绝摘掉墨镜。这让她想起了老友戈达尔,对,就是你头脑里立刻浮现出来那位,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这位法国电影新浪潮奠基者,整个60年代都戴着墨镜,唯有一次,借着一个轻松愉悦的好友聚会时机,他摘掉了墨镜,让她拍了几张肖像,镜头里还带上了安娜·卡里娜(Anna Karine),戈达尔当时的爱侣。
老太太是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人称“法国新浪潮祖母”。她第一部叙事长篇《短角情事》(La Pointe-courte)拍于1954年,这部改编自福克纳《野棕榈》的片子直接影响了左岸电影作者们的叙事风格。5年后,特吕弗和戈达尔先后有了《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和《筋疲力尽》(A bout de Souffle)。所以阿涅斯·瓦尔达这个名字无论如何都跟新浪潮紧密联系,直到今天都是——今天的瓦尔达有三条艺术生命线,除了电影,还有摄影和装置艺术,但“新浪潮”三个大字是人们在罗列她各类身份时一定会反复强调的元素。
小伙子JR则是半匿名街头艺术家。他出生于1983年,十几岁开始街头涂鸦,笃信“街道是最大的美术馆”,如今以将巨幅人物肖像张贴于建筑外墙闻名,被法国《美术》主编法布斯·布斯托(Fabrice Bousteau)称为“21世纪的布列松”,27岁那年获得了TED2010年度大奖后,他曾带着作品“城市废墟”(The Wrinkles of the City)到过上海。
这二位年龄相差了50多岁,却是这部收获众多关注的纪录片《脸庞,村庄》(Visages,Villages)的共同创作者。
一部作品倘若由两位艺术家共同完成,他们之间如何互相适配?这可能是个跟“爱情里双方如何相互吸引”类似的哲学命题,要看“气场合不合”。这二位恰好就是合拍的那一对。怎么个合拍法?他们认识后明显都感到,“为什么我们竟然没有在很多场合偶遇?”80年代,瓦尔达就对“墙”产生过浓烈兴趣,1981的纪录片《墙的呢喃》(Mur murs)就是她对洛杉矶涂鸦艺术家们的一次展示,当然,那时候JR还未出生。
对于年龄差引起的关注,他们的回应是“年龄为什么会成为问题呢”,或者“我都没意识到年龄这件事”。
发表文章215篇 获得16个推荐 粉丝1126人
j'écris, la nuit tombe, et les gens vont dîner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