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看电影 |《相思女子客店》:经济改革大潮中的一个异数

作者:huohuo

2017-11-23·阅读时长5分钟

1039人看过

作为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中国女性电影第一代导演的董克娜,从踏入电影导演这个“男人”的行业中以来,一直紧跟时代潮流,用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了一部部以表现女性生存命运的女性题材电影。其中,这部在1985年上映的《相思女子客店》以改革为题材,塑造了观音姐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相思女子客店》故事梗概


《相思女子客店》讲述的是一个叫相思坑的地方,开有一家“工农兵宿食店”,专为南来北往的司机同志们提供食宿。因是国有经营,经理是相思坑公社党委书记赵行的夫人乔三腊,这个宿食店的服务奇差,月月赔本,成了公社干部家属吃大锅饭的地方。在乔三腊生病修养期间,相思坑公社党委书记赵行决意要整改“工农兵宿食店”,他将因男女作风问题下放到林场当会计的“算盘精”观音姐调回来,实行“经济包干、独立经营”的承包责任制,在相思坑进行小范围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观音姐的带领下,“工农兵宿食店”改头换面变成了“相思女子客店”。通过提升客店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经营管理,最终达到每月4000左右的营业收入,除了交给国家2000元,交给公社800元,剩下的根据每人劳动量分配。因为客店个人工资收入平均一百一十元,相当于当时行政十六级、正处级干部的工资收入,这引起了很多人的眼红。再加上在客店工作的五个姑娘都是单身,而作为经理的观音姐三年前因为和一个广东司机谈恋爱被乔三腊捉过奸,男女作风问题就成为得了眼红病的人攻讦客店的理由。

乔三腊修养回家。在原“工农兵宿食店”“老娘子军”的挑唆与怂恿下,本就对被观音姐顶替经理职位不满的她立即行动起来。她向抓全县经济犯罪活动兼“打击办”副主任的干爸递交材料,告了观音姐的黑状,理由是整个相思女子客店除了自己的女儿小乔外的其他几个女店员都陪过路司机睡过觉,观音姐“明开客店,暗开妓院”。

不得已,在领导的层层施压下,赵行不得不撤了观音姐的经理职务。当晚,乔三腊带领一群人去客店“捉”观音姐和广东司机邝南生的“奸”,吵吵嚷嚷一团乱麻中,观音姐和邝南生向前来捉奸的人亮出了两人已领的“结婚证”。在赵行赶来后,闹剧落幕。第二天,当客店四个姑娘带着刚采摘的鲜花去观音姐房间庆祝她的新婚时,只看到空荡荡的房间和观音姐留下的一封信。观音姐跟随着自己新婚的丈夫离开了相思坑去了深圳。


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的精妙之处


《相思女子客店》根据古华的中篇小说《相思树女子客家》改编而来。

说起古华,他最为有名的当属长篇小说《芙蓉镇》和短篇小说《爬满青藤的木屋》,都是“伤痕文学”的力作。两篇小说也均被拍成电影,其中《芙蓉镇》最为有名,导演是谢晋,由姜文、刘晓庆主演。

《相思女子客店》在从小说《相思树女子客家》转变而来的过程中,主要有四处变化,正是这四处变化,让张观音这个锐意进取的经济改革家成为新时期以来经济改革电影中的一个异数。

首先,在原小说中,观音姐接收“工农兵宿食店”后为它改的名字是“相思树客家”,虽然突出了“相思”二字,却没有突出“女子”二字。“相思女子客家”是随着客人的称呼才叫响的。到了电影中,观音姐在与公社党委书记赵行商讨客店的经营问题时,直接让赵行为客店题名“相思女子客店”。赵行说能不能换个名字,观音姐反驳,难道不叫“工农兵”、“东方红”就一定代表不是社会主义?观音姐的大胆激进、锐意进取不仅表现在“人权”“财权”的独立,还在于她要旗帜鲜明地亮出态度。

第二,关于乔三腊与张观音的“结仇”,原小说中只强调了乔三腊曾经带人对观音姐和广东司机“捉奸”,当然,乔三腊之所以针对观音姐还在于她对观音姐隐隐的敌意,她的丈夫对观音姐的器重让她产生“防微杜渐”的嫉妒心理。在电影中,除了女人之间这些因为男人而产生的矛盾还有一重更重要的矛盾,当公社会计的观音姐曾经查过“工农兵宿食店”的账,那真是烂得一塌糊涂。作为“工农兵宿食店”经理的乔三腊自然难逃其咎。女人间的隐隐敌意再加上经济上的问题,也就难怪在电影中乔三腊始终对观音姐步步紧逼。

第三,在原小说中,三年前是广东司机骗了观音姐,他是有老婆的,虽然这个老婆住在精神病院。当老婆去世的广东司机三年后再次回到相思坑后,虽然观音姐在公众场合极力与他保持距离,但两人还是旧情复燃了。而在电影中,广东司机并未结婚,三年前两人是自由恋爱。但是,观音姐始终记得三年前被捉奸后邝南生的逃离,只留下她一人面对重重困境。所以,当两人再相遇后,观音姐对他不假辞色。即便在客店店员的帮助与劝说下,邝南生亲自下厨为观音姐做饭,也没有彻底感动她。因为赵行宣告了她被撤职的通知,她才破罐子破摔地说,她已经二十八了,可以开一张结婚证明了。因此才能做出乔三腊再次捉奸时痛快地甩给她结婚证的行为。

第四,在原小说中,撤职后的观音姐在跟随邝南生离开去深圳前,还对其他店员千叮咛万嘱咐如何经营、要她们照顾好小乔(赵行和乔三腊的女儿,在小说中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作为党委书记的赵行还送给他们一人一朵大红花。而在电影中,结尾却是戛然而止的,没有送行,也没有鲜花,只有一封信。我们要如何理解这个“突兀”的结局呢?是观音姐改革失败后的潜逃还是她到了一个更利于进行改革的地方深圳重新起步?这就给这部带有改革激情影片染上了悲壮的色彩。


董克娜曾谈到,《相思女子客店》拍成审查时,有领导要求改一改结尾,不要这么悲惨,最好还能让这个客店再次兴旺起来。董克娜认为,这个结尾是观音姐的命运决定的,不是导演能决定的。这就反映出改革的艰难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心里一恸,不知该为那个年代的女性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是赞美她们的忘我牺牲精神,还是为她们掬一把辛酸泪?


现将这则新闻抄录如下:


几位演员对《相思女子客店》的不同态度


影片《相思女子客店》筹拍,选了北影厂一位女演员,她说不喜欢改革的题材,拒绝接受。又从别的厂借了一个演员,她提出三个条件:第一帮助解决房子;第二工资少身体弱要补助;第三上电视大学要求帮助找老师辅导。这样苛刻的条件,北影厂忍痛答应了。没想到,事过三天这位演员就“撕毁”了合同。她说这个角色没有戏,不愿演。

最后由仲星火介绍,选中了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张小磊。为了拍好戏,她将已经怀了孕的孩子刮掉,拍戏时身子浸在水里也在所不惜。

(摘自《中国妇女报》第45期八五年八月七日)

文章作者

huohuo

发表文章3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5人

为什么我的眼中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