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慕波
2018-07-31·阅读时长3分钟
你乘舟走向湘西。
船只行过,山山水水都铺满了写下的情书。
那些文字热烈又直白,浸透了深深的爱。
“我来了,是的,我仍然同从前一样的来了。”
阔别十六年,你的归来是与回忆里的湘西重逢。每一处山头的景致未变,每一个长滩的水流依然如昔,小巷里的桐油气味犹似从前,城洞下做生意的小担子,仍然围着吵吵闹闹的少年。
原来,时光对故乡如此温柔,它只愿静静地和你一起,温习那个业已消逝的童年梦境。你带着脉脉的笑意写到,“我们全是原来的样子,真令人高兴。”
你想着熟悉的光景便矍然神往,向着河水,清算十六年里的一切变迁。你说,这河水过去给你知识,而今却给予智慧。百汇万物,皆是温暖熟悉的模样,使人不由得褪去在外奔波的一身风尘,全心浸润于爱和感动。
为生存而战斗,不到半生已落得满心伤痕。可这熙攘多变的世界上,却永远保留着一处安静的故土,风貌和人情都是心之所向;点滴事物,一切如昔。待修补的小船斜卧在岸上,鸬鹚整理着它的羽毛;水底圆如棋子的石头,仿佛与当年分毫不差……泄泄融融的阳光底下,所有情感和思绪都已融入这小城的光景声色。
当被久违了的恬然和安稳所包围,只想用尽所有的爱,倾尽付与此刻、此地。
沈从文的作品,一向是以其终生所眷念的湘西而闻名。从《边城》、《长河》、《龙朱》再到《三三》,纵然时光一去不复返地带走了年少岁月,却依然保留对湘西永恒的牵挂和向往。1934年返乡探亲,他便沿河而上,一路写文、写信,翻出那些深植于此的眷恋情思。我自小没有太多故土情怀,然而读完他的文章,只觉读了数十封寄予故乡的情书,篇篇都是满载柔情——思乡怀亲,未必需要流离奔波后的苦楚愁绪;成长中那些镌刻于心的回忆,就足以让人为故乡倾注满腔依恋与深情。
待到下一次归家,尽可放下一切矜持和顾虑;就和沈从文一样,自心而出地喊着吧,“我心中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
“我不为车子所苦,不为寒冷所苦,不为饮食马虎所苦,可是想你可太苦了。”
初读《湘行书简》一章时,我一遍又一遍地震惊——那个印象里总带着圆框眼镜、一身深色长衫,腼腆拘谨又寡言的你,笔下竟能写出如此热烈的情话。
一周的船行路途,二十余封或长或短的书信;千言万语里,细细密密地写着牵挂和情思。最多的一天里,你的信写到了九页之长。“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半日写信、半日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原先那样乐于寂寞与安静的你,坠于爱中,竟是这样难舍难分,抵挡不住半点别离——“我得同你在一处,这心才能安静,事也才能做好!”
两岸绿树如洗、触目苍翠,你因为她不在身边同赏而愁;满河橹歌浮动、美到沉醉,你因为她不能亲临耳闻而苦。从夕阳下的水面波光,到深夜里的漫天星斗,仿佛再妙不可言的景致,也因为缺少个心爱的人,而打了折扣。
为了暂缓相思,只能不停地写信,以至于把路上所带的信纸和墨水都快用尽。你试图把一切目之所及的美丽都收进笔下,浸于满腹柔情,寄给远方的妻。
“一离开,这只手除了为你写信,别的事便无论如何也做不好了。”
用尽全身力气,使尽半生才华,倾尽了心底最真切、最诚挚的爱。许是此生太短,不管从前的文字是冷静的、克制的、不善于宣泄感情的,在遇到此生所付的人之后,任何一点游移和傲气都可以舍掉,只剩毫无保留的爱,浸透每一页纸。
读沈从文的书之前,我平素对人情世事都有些冷淡和疏离。对某人某事倾注情感,似乎是比人生岁月、天地生死的思考都更难,也更需要勇气的事;毕竟付出的感情如覆水难收,而独思独行,只和自己相关。仔细翻过这写在湘西小船上的一封封情书,才惊觉思念、温情与爱,本就不是轻易可受理智的控制;感受爱、接纳爱、付出爱,和知识相似,也需要学习和体悟方能做好——拥有倾尽满心深情的勇气和力量,这和终其一生、寻得所爱,同样弥足珍贵。
愿能如你一般,在遇见此生所爱时倾尽深情,念着你笔下万千情语中的一句,“想起我们那么好,我真得轻轻地叹惜,我幸福得很,有了你,我什么也不缺少了。”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9人
笔在手中,纸在心上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