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星
2018-02-28·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256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星)
不少电子贺卡网站都有一个分类——“Hug”,点击进去,满眼都是张着手臂、憨态可掬的小熊、小狗、小天使,个个都信誓旦旦地告诉你:“You deserve a big hug。”大体可以译为:“你值得被好好抱抱。”
“抱抱卡”中以小熊为图案的尤其多,也许是因为泰迪熊公认比较“讨抱(Huggable)”。但真正的“熊抱(Bear Hug)”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熊抱其实是摔跤中使用的一种钳制手法:以手臂紧围对手的胸部、上腹部或大腿,有时也将对手的一只或两只胳膊钳绕在内,这通常是一记重摔的前奏。熊抱的变种之一是“反熊抱”:从背后环锁住对手的中截或更靠下的部位,以前额顶对方胸部,同时向己方拉紧钳绕对方的双手,迫使对手身体后折摔倒。这一动作有些危险,因为有可能导致对手肋骨及背部肌肉损伤乃至气胸。
至于“Hug”本身,曾经奇怪为什么这些贺卡不用看似更雅的“Embrace”,追根溯源,发现“Hug”一词源自古斯堪的纳维亚语的“Hugga(安慰、抚慰)”,可谓天生与贺卡有缘。只是日后益发强调肢体动作的一面,待17世纪首次成为名词时,“Hug”已经成了摔跤比赛中的术语。相形之下,“Embrace”的出身反而显得直白了些。“Embrace”在中古英语中为“Embracen”,源自古法语的“Embracer”,其中“em-”化自拉丁词首“in-”,表示“进入”,而“brace”源自拉丁俚语“Bracia(双臂)”及希腊语“Brakhīōn(上臂)”,通常借其“双臂环绕”的含意形容那些可用于“扣紧”、“拧紧”的器械。“em”与“brace”合在一起,再平白不过地描述了一个进入怀中的动作。当然,还有“I hold you”中的“Hold”。“Hold”的渊源看似与这种亲昵动作相去甚远,它最原始的含意为“保持,照顾、看守家畜”,后来引申为“中断,填塞”,这层含意至今仍保留在“Behold”或“Hold up”中。与“Embrace”相比,“Hold”似乎更强调动作完成后的状态。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