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网飞热播第一爆款回归:迷人的“坏女孩”又回巅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10-23·阅读时长21分钟

60人看过
一直以来,异类和少数群体必须被证明“无害”,才能获得社会的接纳。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时隔三年后,网飞历史播放量最高的英语剧集《星期三》终于迎来了第二季。当年第一季的迅速走红,除了原IP“亚当斯一家”经久不衰的魅力,还得益于剧中魔性的“僵尸舞”在疫情期间引发的全球模仿热潮。整整三年过去,熬过了好莱坞编剧大罢工的主创团队,并没有等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疫情虽然结束,但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美国开始反DEI浪潮、中东局势恶化、全球集体右转……第二季于此时开播,是否仍然合乎时宜呢?



文|陈适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看不够的“异类”故事

《星期三》是一部完完全全为“异类”(outcast)著书立传的作品,除了拥有通灵能力的暗黑哥特少女星期三,狼人、海妖、美杜莎、变形者、隐形人……这些被排除在主流叙事之外的异类一一登场,成了故事的主角。可以说,这是一个Z世代自己的寓言故事。

《星期三第一季》剧照

第一季中,到处惹祸的女主角星期三被父母送往一个专门接收异类的学校“奈弗莫尔”Nevermore,也由此意外揭开了学校所在小镇一直被官方粉饰的迫害异类的历史。作为当年被迫害女巫的后代,星期三成功阻止了加害者后代想要继续完成先祖使命的计划,成为小镇和学校的救星。不过在第二季,她又卷入了更加错综复杂的政治纠葛中。

如果说,第一季是一个简单的异类与主流二元对立的故事,那么第二季的主题显然野心更大,它也在回应当下正在全世界发生的现实:暴力与压迫并非单向发生,如果不跳出循环,过去的受害者可能成为未来的加害者;压迫的威胁不仅来自外部,也可能源于内部的权力结构。

季中登场的LOIS是第二季最大的反派,不过它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全称名为“异类长期融合研究”(Long-Term Outcast Integration Study)的项目。表面上看,这个项目是为了让异类更好地融入社会,然而它的强制性、它对异类的工具化以及肉眼可见的系统性剥削……与人类历史上数次发生的灭绝行为并无二致。

LOIS项目的发起人是奈弗莫尔的科学教师奥古斯都·斯通赫斯特Augustus Stonehurst,他是一个“常人”Normie,想通过人体实验在普通人身上复制异类的能力。他的学生艾萨克·奈特Isaac Night是一名“达芬奇”,擅长发明,异能是用意念操控物体,他发明了IOIS项目中的一个关键机器,想要用它来帮助姐姐剔除她体内的怪物基因,以延长她的寿命。

艾萨克为了拯救姐姐,不惜在实验中以牺牲朋友戈麦斯(星期三的父亲)的生命为代价,在他被星期三的母亲砍下右手、死于实验事故之后,奥古斯都继承了他的实验数据和核心设施,发起LOIS项目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通过科学与理性手段,建立一个由他规划、由异类执行秩序的乌托邦,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掌控权力。所幸奥古斯都的计划没有得逞,他在一次实验事故中精神失常,住进了自己亲手打造的疯人院里。

《星期三第二季》剧照

说起来,《星期三》第二季有点像目前正在热映的、讲述美国左右之争的电影《一战再战》,它们都共同指出了人类的宿命:我们每一代都要收拾上一代留下来的烂摊子,投入一场又一场战斗中。《一战再战》里,女儿薇拉的智慧和勇气都远超父母,电影最后以她投身新的战斗作结;《星期三》第二季中,星期三的好姐妹三人组用她们的独立、反叛与团结,让复活后的艾萨克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一战再战》剧照

某种程度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如何对待异类的历史。正因为历史遗留的问题过于糟糕,我们才会在《X战警》《罗小黑战记》《星期三》等文艺作品中,看到创作者们反复讨论这个议题。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少数群体并不和这些作品中的主角一样拥有超能力,而他们面临的歧视和规训却是实打实存在的。这些超能力的设定,赋予了弱势者力量,让他们在叙事中不再以单纯的受害者形象出现;同时也揭示了现代社会是如何利用恐惧来维系主流对异类的系统性歧视的。

一直以来,异类和少数群体必须被证明“无害”,才能获得社会的接纳。这些作品提醒我们:真正需要改变的不是异类的能力,而是多数人的恐惧。如果不跳出权力与恐惧的循环机制,暴力和压迫只会在人类社会中不断重演。

“亚当斯一家”的旧与《星期三》的新

作为一个红了近90年的经典IP,“亚当斯一家”的首次亮相是在1938年的《纽约客》杂志上,最初是一系列单幅黑色幽默漫画,直到1964年首次影视化,被改编成了一部情景喜剧。

《亚当斯一家》剧照

“亚当斯一家”诞生之时,美国社会还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阴影之下,普通家庭普遍焦虑、保守,渴望稳定与体面的中产阶级生活,漫画创作者查尔斯·亚当斯Charles Addams正是嗅到了这种社会情绪,创造了一个反常态的家庭形象,一家人热爱怪诞、阴暗、死亡等一切被社会排斥的事物,他们看似阴森,却比普通人更有爱、更包容、更真诚。这种对美国主流中产的讽刺,以及为异端正名的想法,在当时无疑是新鲜的。

不过,以现在的角度来看,“亚当斯一家”空有叛逆的形式,其内核仍然是保守的:它依然强调家庭团结和亲情至上,家庭中的等级和角色分工依旧传统;作为另类的上流社会,这家人只在审美上叛逆,道德上则趋于保守,对外界也漠不关心。

《亚当斯一家的价值观》剧照

在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如果照搬“亚当斯一家”这个IP,就会显得不合时宜。于是,从女儿星期三的视角出发,讲述她的成长故事,不失为一个聪明的选择。在电视剧《星期三》里,以星期三为代表的主角们的反叛精神,显然比“亚当斯一家”更进了一步。虽然在中西方的主流看法中,有相当一部分对Z世代的个性不屑一顾,但在个体被不断标签化以至于出现普遍身份焦虑的时代,拒绝被定义、坚持独立思考的星期三就是Z世代的理想化身。

《星期三第二季》剧照

首先,星期三的忠诚不再仅仅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如果说第一季星期三和室友小狼女伊妮德的关系还能用友谊来形容的话,那么随着第二季她的病娇迷妹艾格尼丝加入,三人组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相信你我都无法用一个人类关系中现有的词汇来形容。我只能说,编剧给星期三和伊妮德安排再多的异性三角恋,都不如她们三个同框好磕。

星期三、伊妮德和艾格尼丝

艾格尼丝的异能是隐身,就像这个异能所暗示的那样,她一直在隐藏自我,整整一季除了在跟踪星期三,就是在模仿星期三的造型,直到最后“情敌”伊妮德对她说“做你自己的疯子”,她才终于看见自己。这样的三人组中,每一个都有极强的主体性,但同时又愿意为了自己信奉的东西去牺牲,在我的理解里,这就是年轻人能做出的最直接而有力的反叛。

《星期三第二季》剧照

其次,作为一个异类中的异类,星期三永远游离在体制之外,对体制保持怀疑,同时又是一个反体制的行动者,一直在积极寻找真相。她的母亲莫蒂西亚和剧中大多数上一代人一样,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控制欲,不让她接触上一辈试图隐瞒的真相,想要以保护的名义实施控制,而这种“保护”其实也是体制的一种延伸。这正是星期三万万不能忍受的,也因此成了她们母女关系产生裂缝的根源。

星期三所代表的反叛精神,其先进性体现在:她足够清醒,才没有像母亲一样沦为体制的顺从者;同时她又继承了家族中人性的一面,不至于像奥古斯都一样落入反人类的冷酷。

《星期三第二季》剧照

后“哈利·波特”时代,《星期三》想要说什么?

《星期三》在开播之初,就免不了被拿来和“哈利·波特”系列作比较。二者的设定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魔法学校、异能少年、解谜与冒险、成长叙事……在“哈利·波特”早已完结的日子里,它成了许多观众的魔法世界代餐。

《星期三第一季》剧照

如今“哈利·波特”系列电视剧已经开拍,试图重新夺回世界的焦点,不过围绕它的创造者JK·罗琳产生的争议,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就在不久前,她公开发布长文,表示拒绝与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森和解,文中还表露了对其“忘恩负义”的嘲讽。巧合的是,《星期三》第二季结尾的一段情节,某种程度上正好可以视为对这场争执的隔空回应。

亚当斯一家一直有一个特别的“家人”,它是一只断手,全家人都称呼它为“小东西”Thing。它的原主人一直身份不明,直到第二季结尾才终于揭示谜底:原来它属于星期三父亲的朋友艾萨克,多年前在那场星期三父亲险些被害死的实验中,星期三母亲将其砍下,随后它又被电流注入生命,拥有了独立意志。复活后的艾萨克又找到“小东西”,强行将其缝在自己的残肢上,以恢复控制物体的超能力。

《星期三第二季》剧照

在最后的大决战中,“小东西”必须从原主人和亚当斯一家中作出选择,最后的结果你们应该都猜到了:它挣脱了原主人的身体,和星期三站在了一起。这个情节极具象征性,它抛弃了旧的主仆关系,主动站到了一个更独立、更反叛、更现代的女性一边。这也是一种忠诚,只不过从对权威、体制和血统的忠诚转向了对独立个体的忠诚,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基于双方平等的价值认同。

毫无疑问,“哈利·波特”是一部优秀的系列小说,它对勇气和友谊的赞美,影响了全世界的“哈迷”。不过,作为一部初次诞生于上个世纪的作品,它和“亚当斯一家”一样,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它的古典叙事将善恶分为简单的二元对立,忽略了人性的灰色地带;同时它强调群体归属和学院荣誉,较少思考个体身份……所以,《星期三》并非对“哈利·波特”的有意模仿,而更像是给它打了一个21世纪的补丁,更新了它的世界观,让它更符合当今的现实。

在这个时代,不再有统一的真理,世界充满系统性的虚伪,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混乱中一遍又一遍建构自己的价值。而就像《星期三》第二季中所表达的,如果不对旧有的暴力结构展开反思,早晚有一天,好人也可能作恶,受害者也会成为加害者。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小雅 / 审核:雅婷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62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