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10-21·阅读时长18分钟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10月17日晚上,第60届中国台湾电视金钟奖节目类颁奖礼,最后一个奖项是综艺节目主持人奖,颁奖嘉宾是蔡康永和小S。这个奖的入围者,就包括主持《小姐不熙娣》的小S,最后她得到了人生中第二座金钟奖奖杯。
但大多数观看这场颁奖的人,可能对奖项归属并不太关注,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小S时隔大半年后回归公众视野的状态。今年2月2日,姐姐大S突然离世,此后小S就暂停一切工作,也谢绝了所有媒体,只偶尔在个人账号上发布一些必要的信息。我们只能通过她身边朋友的只言片语了解她的现状。网上还时不时就有关于她的一些不实传言,用词耸动。
我们都能想象,失去大S会对小S是多么大的打击。姐妹俩从一开始进入娱乐圈就联系紧密,一起组少女组合,一起出唱片,一起主持节目,在节目中分享过太多姐妹间的趣事糗事窝心事,看过节目的观众都不会怀疑,她俩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小S看起来放肆不羁,实际上在重要的事情上都得大S拿主意,大S甚至是徐家整个家庭的主心骨。
后来她俩即便在工作中有了各自的发展道路,也还是会互相扶持。《康熙来了》停播后,小S一度对工作失去热情,是大S鼓励她,还是要出来工作,不要困在家里。《小姐不熙娣》这个节目名字,据媒体报道,就是大S帮她取的,是个谐音梗,意为“不吸地”,代表现在女生还是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不是结婚了就只能扫地带孩子。所以小S得到这座金钟奖杯,也有姐姐的一份功劳。
《小姐不熙娣》剧照
小S终于决定借由这次金钟奖重整旗鼓回归舞台,金钟奖主办方这次也给出了足够的空间,让小S和蔡康永压轴出场,最后将近半小时的时间都留给他们,让小S可以从容表达她对姐姐的思念和爱,唱起她们在少女组合时期写的一首关于姐妹的歌,还有对徐妈妈的安慰,希望能填补老母亲心中那个“洞”,以及努力恢复工作状态,让大家看到,小S招牌的幽默感还在,她依然可以妙语连珠,逗笑全场。
这半小时的情绪密度过于充沛,激荡着无数观众的心。我一个朋友最近身在德国,还要抽出时间专门看这次直播,边看边哭。笑着流泪,也是很多人看小S这次回归的反应。有人觉得小S现在的脸很像大S,似乎姐妹俩在她一个人身上合体了。有人用AI工具做了一张大小S在颁奖舞台上并肩而立的图,姐姐笑着看妹妹举起奖杯。还有人觉得小S变化非常大,虽然她的脸是笑着的,但眼睛里已经没有光了,似乎被巨大的悲伤抽空了。
凡此种种,让我忽然意识到,这或许是第一次,有一个公众人物,在丧失至亲过后不久,如此公开、如此坦诚、如此细致地展示了自己的哀伤。因为这种哀伤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很私密的情绪,会羞于公开展现,更倾向于独自默默消化。即便是公众人物,也会尽量回避,就算谈起来,也是在时过境迁很久以后。
从小S这大半年在公众视野的消失可以看出来,她对此本来也是回避的,只不过她和大S的情况太过特殊,姐妹俩都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大S又走得这么突然,小S的工作性质又要求她,如果想要复出,就必须回应大家的关心。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大小S都是很乐于分享自己的私事和私密情绪的,她们对于观众就像两个遥远的朋友,或者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妹,于是这次的展示就是自然而然的延续。
通过小S这次在台上的发言、后台的采访,还有这段时间以来她的朋友们在社交账号上的互动分享,我大致梳理了一下,小S在失去大S这八个多月的一些片段。
大S于今年春节期间在日本染病骤逝,最后时刻亲人们包括小S都陪在她身边,随后骨灰运回台湾,通过塔葬的方式,安葬于金宝山公墓玫瑰园。
按照大S生前表达过的意愿,没有举行面对公众的追悼仪式,而是在2月13日这天,在大S宅邸办了一场小型私密的告别聚会,包括小S、S妈黄春梅、老公具俊晔、好友范晓萱、阿雅、吴佩慈、贾永婕、范玮琪、陈建州等人出席。他们在屋子里一边聊着大S的过往,一边喝香槟、吃东西,就像曾经有大S参与的无数次聚会一样。他们哭了很多次,同时也有许多欢笑,现场气氛温暖而平和。范玮琪拿出自己创作的音乐献给大S,范晓萱现场弹奏起钢琴,用各种方式表达思念与不舍。
后来,小S还制作了一些纪念品,比如她亲手写了一个“媛”字,让范晓萱帮她在后背刺青。具俊晔设计了一款骨灰项链,将大S的部分骨灰封存在内,分给大S的姐妹们人手一份。小S这次出席金钟奖,就佩戴了这条项链。
8个月里,小S几乎待在家里足不出户,女儿会劝她多出去走走,也经常有朋友跟她联络,邀她打球,跟她聊天,鼓励小S回归工作。但小S担心自己状态不好,说“大家一定看得出我有多悲伤,我不好笑了”。
就在她还犹豫不决的时候,9月15日传来消息,小S和派翠克凭借《小姐不熙娣》入围综艺节目主持人奖,仿佛是在她背后温柔地推了一把。小S当即通过经纪人告知大家:“很感动,很想打给我姐跟她说这个好消息。我会去金钟,因为这个节目是我姐姐鼓励我做的,节目名称也是她想的,所以不管有没有得奖,就算只是坐在那边,我都想让大家想起来,我姐姐曾经是这么鼓励我,这么有创意,所以我会去。”
虽然已经答应下来,但从公布入围名单到正式颁奖的这一个月里,她一直压力巨大,不知道要怎么面对大家,不知道上场要说什么话,既不想煽情过度让场面太沉重,又怕会忍不住大哭让场面失控,而且要不要展现一些幽默,展现到什么程度,悲和喜之间的平衡如何拿捏,都是难题。
还好,蔡康永站了出来。作为老搭档,也是老朋友,蔡康永也给了小S很多安慰和鼓励。他表示,愿意在退休告别主持人身份后陪小S再度站上金钟奖舞台,让小S只管尽情发挥,不管她说出什么,自己都有把握可以接住话。他们俩还为此很少见地反复排练,尽量缓解小S的焦虑。
后来的颁奖现场大家都看到了。因为蔡康永的温柔承托,也因为小S本就优秀的业务能力,这次艰巨的复出挑战圆满完成了。小S事后表示,台上很多话都跳出了彩排内容,是即兴发挥。自己的表现比预想中好很多,让她有信心进一步复出工作了。
蔡康永则在颁奖结束后发文说:“我对得不得奖,常常没有感觉,这是训练的结果。”“我希望自己不要为不相干的人的评价而活,只在乎重要的人就好。不过这次S得不得奖,我很在意。因为我相信这个奖可以帮助她回到她喜欢的工作。有力量的奖,就是有意义的奖。虽然根本不是给我的奖,但是我感谢这个奖。”
小S究竟什么时候可以重新开始主持节目,现在还是未知数。她说领完奖自己在后台化妆室大哭了一场,还说到接下来即将面对的跨年——往年跨年她都是去大S家吃饭,然后一起到楼下看烟火、跳舞,而今年是第一个没有大S的跨年,她实在还不知道会怎么过。而根据心理学方面的统计,一般至少需要两到三年,一个人才能接受至亲已经离去的现实,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我们还需要给她时间。
梳理完小S这大半年的片段,我们可以看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离去后,她用了很多办法自我疗愈:用物品寄托哀思,向朋友和社会寻求支持,试着重新回到工作中,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按照自己内心的起伏,在自然释放哀伤的情绪。这就是一个自救的过程。
对于小S的这次复出,一方面我感到心疼,甚至觉得要求她这样回应公众关心,是件有些残忍的事情;另一方面,我又觉得愿意出来,她好勇敢。而借由这件事,她也收获到了大量的爱和鼓励,还有社会支持与联结。从这个角度,她给很多身处哀伤中的普通人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告诉大家,袒露哀伤并不羞耻。谈论、释放、宣泄,这些都是很正向的自我疗愈,有助于一个人慢慢从黑暗中走出来。
可同时我又隐隐觉得,小S应该也不会百分百地回到过去的状态了。即使有了充分疗愈和努力重启,她也会蜕变为一个新的自己。“9·11”事件的遗孀坦尼娅·特普曾在一次TED演讲中分享自己的哀伤体验:“就好像你坐在美丽的沙滩上晒太阳、喝冷饮时,突然间巨浪袭来,你拼命挣扎,只能勉力把头露出水面,哀伤就像大海一样永无止境,它会涨落、会移动,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何时将被海浪再次击中,也无法再回到沙滩上,但总有一天,我们将学会在大海中航行。”哀伤不会彻底消失,生活也不会完全复归原样,你只能慢慢习惯与哀伤共处,接受这种哀伤对自身的塑造。
小S在《康熙来了》停播后独挑大梁主持节目,就已经获得了一次成长,现在也得到了业内的肯定。失去大S的庇护后,她也要学着让自己更有主见,更坚强独立,这会是一次更本质的成长飞跃。这次出来面对公众的表现,就是成长的证明。让我们祝福小S,在伤痛过后,能够淬火重生。
排版:球球 / 审核:同同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发表文章52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60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