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暑期档最出圈国产动画,凭什么让普通人狠狠共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21分钟

45人看过
如果你喜欢《中国奇谭》里那部《小妖怪的夏天》,请务必不要错过这部电影。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今年真是国产动画神仙打架的一年:春节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口碑爆表还大幅刷新国产电影票房记录,暑期档刚刷完豆瓣开分8.6的《罗小黑战记2》,现在又迎来一部同样开分8.6的《浪浪山小妖怪》。

作为23年大火的《中国奇谭》的首部衍生电影,之前我对《浪浪山小妖怪》的品质一直有些担心:一是上映时间和《中国奇谭》只隔了两年半,而一般高品质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都是四年起步;二是宣发非常佛系,佛系到我一度以为是准备跳票了,直到上映前半个月才终于放出第一支正式预告。


但电影最终的水准之高完全超出了预期,不仅全方位继承了前作短片的优点,还带来了许多新的惊喜。如果你喜欢《中国奇谭》里那部《小妖怪的夏天》,请务必不要错过这部电影。




文|西蒙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取经届的拼好团

《小妖怪的夏天》是2023年讨论度最高的国产动画之一,它从职场打工人的角度重新演绎了《西游记》的故事,给经典注入了喜闻乐见的现代气息。

主角小猪妖是取经路上浪浪山大王洞里的一个杂兵,每天干着各种脏活累活,还要受到霸道上司的不合理刁难。母亲觉得大王洞是个安稳的好差事,但小猪妖却一心想离开浪浪山,去外面的世界闯闯。在动画结尾,因为和唐僧师徒的相遇,小猪妖的人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各种好笑的社畜梗、精美的手绘水墨动画,还有小猪妖面对生活和工作的迷茫,都让这部动画让人在大笑之余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一时之间,小猪妖成了打工人的化身,涌现出许多有趣的网络表情包,“我想离开浪浪山”的话题也上了热搜。

这一次的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依然以小猪妖为主角,故事却并非是续集。电影和短片共享世界观和角色,但剧情上是没有关联的独立故事,相当于两个平行世界。另外根据制作组的访谈,电影和短片是21年开始同步制作,并不是蹭短片热度的产物,所以制作周期不足的担忧也不成立。

在电影中,小猪妖连考大王洞三年都没中,还不慎搞砸了大王交待的差事,为了逃避追杀不得不离开浪浪山。既然不能跟着大王吃唐僧肉,他干脆拉上蛤蟆精、黄鼠狼和猩猩怪,四人一起组了一个假取经队伍,想到西天取经成佛求个长生不老。换个现代点的说法,小猪妖这是考编不成被迫下海创业。

作为一部喜剧片,《浪浪山小妖怪》在笑点上突出一个量大管饱、花样百出。相比很多电影靠夸张表演和生硬笑点去使劲挠观众咯吱窝,《浪浪山小妖怪》的笑点要自然流畅得多,基本是靠戏剧冲突和角色错位来制造笑点。

比如小猪妖之所以搞砸了大王的差事,是因为他刷锅时卷过头,把大王爷爷的题字都给刷没了。这种认真干活功劳不一定有份,但黑锅可能随时降临的糟心事,真是看得打工人既好笑又心酸。

除了延续短片的职场笑点外,电影还新加了大量对《西游记》改编作品的致敬和玩梗,喜剧效果极为炸裂。

全场笑最大声的一段剧情是这样的:小猪妖和蛤蟆精找到鸡画师,让他根据脑补凭感觉画唐僧师徒四人的画像。鸡画师一边抱怨一边奋笔疾书,观众本以为会画出一堆四不像的抽象画来,结果鸡画师居然直接画出了个86版《西游记》,整个电影院顿时笑到天崩地裂。

在小猪妖的要求下,鸡画师又修改了好几版,画出的唐僧师徒包括:《铁扇公主》动画版、《金猴降妖》动画版、赛博改造人版,甚至还有一个偶像男团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观众都已经笑瘫在座位上。

类似的笑点在电影中还有很多。比如批评其他妖怪“抓了唐僧后太磨叽,应该二话不说直接开吃”的双狗洞洞主,唐僧落他手里绝撑不到孙悟空来救。还有明明是个话痨,但为了扮演沙僧不得不把台词减少到只有两句的黄鼠狼(“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

你甚至能在电影里看到《大话西游》里的“盖世英雄”,还有去年现象级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里的陕北说书和名台词“既见未来,为何不拜”(电影改成了“既见如来,为何不拜”),感觉制作组是真没少玩。

对于看着各种《西游记》改编作品长大的国内观众来说,这些梗不仅仅是好笑,更有一种文化和情感上的共鸣。主创仿佛在一旁拍着观众的肩膀说:“我和你一样是看着《西游记》长大的,我知道你想看什么。”由此建立起的亲近感,让观众能放心地走入电影构建的这个世界,并在之后的剧情中收获巨大的感动。

除了出色的笑点设置外,电影的画面表现也是一大看点。如今的国产电影里2D动画已经稀罕得堪比大熊猫,水墨动画更是早已灭绝,最多只能在3D动画中看到一些水墨片段(比如《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闹海》)。

而《浪浪山小妖怪》就是国产动画许久不见的水墨长片。同时相比过去不注重立体感的平面水墨动画,制作组将中式传统绘画的笔墨意韵配上富有电影感的空间透视和光影流动,创作出了一种层次更丰富、更有空间纵深感的现代水墨动画,在大银幕上欣赏堪称极致美学享受。

灵山没有真经

《西游记》是一部对中国动画有着特殊意义的作品,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动画的重要节点,也反映了时代情绪的变化。

1941年,万氏兄弟拍出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万氏兄弟也在《铁扇公主》加入了自己的表达:动画里最终打败牛魔王的并不是孙悟空,而是齐心合力的村民们。万氏兄弟希望以动画为载体,鼓励同伴们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战斗到底。

1961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诞生。以万籁鸣为首的新中国动画人从古建筑、京剧、皮影、剪纸中吸取了大量养分,打造出了浓郁的中式动画美学,影响了无数后来者。孙悟空身上不畏霸权的斗争精神也正是当时的时代精神写照。

2015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同样是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在那个动画电影被好莱坞统治的年代,《大圣归来》凭着过硬的素质和无数“自来水”的安利,最终拿下了9.56亿的票房。

《大圣归来》的票房给国产动画打了一针强心剂,光线传媒的老总王长田就是看到《大圣归来》的成功,才坚定了继续投资国产动画的信心,这才挖掘出导演饺子和《哪吒》系列。而电影里那个一脸疲惫、理想被磨灭的中年版孙悟空也是许多人的情绪写照。

《大圣归来》剧照

《浪浪山小妖怪》也继承了这些经典的传统,试图去反映当下时代人们的困惑:在成功学失效、上升通道日渐狭窄、充满种种不确定性的现在,普通人该去追求怎样的生活? 

为了体现这个问题,电影的世界观比短片更现实和沉重。短片里小猪妖一直想离开浪浪山去看更大的世界,电影中小猪妖离开浪浪山后发现外面的世界并没有更美好,做什么事都讲究关系背景,好的岗位早已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背景的小人物无论多努力也没机会轮到。

如果你看过马伯庸的畅销书《太白金星有点烦》,应该对电影的世界观很有亲切感。电影中的西游取经是一个天庭高层的重大项目,八十一难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流程过场,能参与取经的唐僧师徒也都有各自的关系背景。就像豹督头嘲笑的:“你们也配取真经?孙悟空八百年前就和如来认识,猪八戒和沙僧上辈子都是神仙,唐僧更是如来的徒弟金蝉子转世。”

电影的结局也很丧:四只小妖怪以毕生修行为代价打败了吃童男童女的黄眉童子,但一转头弥勒又给了黄眉童子两样法宝,让他满血复活继续扮演黄眉大王去等待唐僧师徒。生动诠释了只要有关系背景就算犯错也不要紧,大佬自然会保你。

但正因为电影展示了这些个人无力对抗的系统性的“丧”,更加衬托了结局里主角团的“燃”,因为在认清残酷现实后,他们依然愿意遵从内心去行动,不问结果如何只求无愧于心。

猩猩怪宁死不愿投靠黄眉去欺压百姓,被行刑前一向口吃的他冲着天空怒喊“我是齐天大圣!”;而面对黄眉“放着安稳日子不过,你到底想要什么”的质问,小猪妖的回答是:我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看完点映直到现在,一想到这两个场景我依然会感到热血沸腾。

电影决战里有个我很喜欢的设计,四只小妖怪打败黄眉靠得是一种返璞归真、充满动物野性的大招。当他们丢掉假扮唐僧师徒的武器和服装,以最纯粹不加修饰的真实面目出击时,反而最像“斩妖除魔、为民除害”的唐僧师徒。

虽然除了一个偏远村子里的百姓,没人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他们牺牲全部修行好不容易打倒的黄眉转头就满血复活了,但他们确实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消灭了老鼠精、救了被黄眉掳走的童男童女,让这个世界实实在在地变好了一点点。

这是一种充满现实色彩的英雄主义。我很喜欢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的一句话:“你也许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你可以更好地成为自己。” 

生活充满各种不可控和不完美,但无论何时我们都还拥有一种自由,一种诚实面对自己、追随内心召唤去行动的自由。而当我们真的这么做之后,往往就能坦然面对一切结果。这同样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也是每个普通人可以拥有的生活。

当然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四只小妖怪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而是在取经路中跌跌撞撞前进,经历种种挫折、成功、考验后才终于明白自己的心意。所谓“真经”并不在金碧辉煌的遥远灵山,而是在脚下这条坎坷泥泞的取经路中。只要一直在路上前进,去见众生、见天地,最终就能照见自己真正的心意。

用《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概括电影正合适: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最后,我想谈一些场外话题。我已经在许多地方看到把《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归功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例如“国产动画还是上美影最能打”、“上美影一出手就是王炸”等等。

我理解大家对上美影的情怀,然而这些夸奖多少有些错位。上美影是《中国奇谭》和《浪浪山小妖怪》的出品方,主要负责投资和宣发,也派了上美影的老艺术家做顾问,但出品方和制作方依然不是一回事。

电影的核心主创之一是於水(导演兼编剧),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画艺术系主任。另一位核心主创是陈廖宇(监制兼艺术总监),他同样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在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和研究生导师。

而负责作画、美术、摄影等实际制作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十来家动画工作室。感兴趣的人可以关注下片尾的字幕表,有不少国产动画的新生代力量,比如其中一家是小疯映画,他们的代表作《伍六七》系列是打戏非常过瘾的2D动画,无厘头的搞笑风格也很有趣。

希望《浪浪山小妖怪》能让大家认识更多有才华的中国动画人(这其实也是《中国奇谭》的初衷),而不是只记住一个上美影的LOGO。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小雅 / 审核:然宁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37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