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发刊词 | 华夏服冠——中国服饰背后的文化密码

作者:陈诗宇(扬眉剑舞)

07-30·阅读时长4分钟

2843人看过

12.1MB
00:0008:46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给国人的非遗文化课”之服饰专题“中国古代服饰小史”。我是服饰史学者陈诗宇,我多年来一直从事和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复原以及工艺调研相关的工作,这一小节里我们和大家聊一聊,我们是如何看待研究和复原中国古代服饰的,以及传统服饰在当下生命力延续的多种可能性。

服饰的审美与象征

我们在每天的生活当中,都必须穿着不同的服饰,除了御寒蔽体的生活必需以外,也是我们审美、身份还有场合的体现。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更是如此。中国自古被称为“衣冠上国”,历来都很重视衣冠服饰和礼仪制度,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数千年来演变出体系丰富的诸多款式,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华夏文化基因延绵不绝的生命力。

这些在历史长河中出现的各种衣冠服饰,既是礼法与社会身份的制度象征,呈现了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取向;又与纺织、染色、刺绣等工艺技术密切相关,集中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蓬勃的创造力;还是民族交融文化的一个生动写照,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服饰变革都凝结着民族交流融合、文化交流互鉴的成果。

汉服爱好者正在北京什刹海参与端午节的活动(黄宇 摄)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一度断绝过很长的时间,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汉服”的讨论在网络上逐渐兴起,年轻的朋友们投身于挖掘和实践当中,不断地搜集历代服饰文化元素,并身体力行地穿着出来。但是中国服饰的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今天的设计要扎根于历史的土壤,在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过程中,“服饰复原”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比较直观的参照,也是对于历史服饰研究、展示的重要手段。但是历史真实的探索以及服饰复原其实有很高的难度,每一款复原的过程都像一次破案,是对历史真实形象的探索。

首先,服饰实物大多属于容易残损的有机物,在千百年的流转当中很难以原状保存,除了年代比较晚的存留,至今大多都是残缺不全、构件遗失,或者剩下一点残片,保留下来的是极少数;而且出土品因为墓葬环境的侵蚀以及盗扰等情况,大多糟朽、褪色、毁坏,也极难以原貌呈现,所以需要各种材料进行“多种证据”的探讨。

“服饰复原”:古代服饰的“重生”价值

首先要明确我们复原的这套服装,它所处的历史阶段,它的创作者身份,还有创作的场合等信息,通过各种文献、图像对复原目标进行综合地考证,将多维度的材料综合比对之后,才能够逐渐拨云见雾,来了解它原本真实的样貌。

这个方法源自于王国维先生提倡的“二重证据法”,那就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传世古文献来双重印证,进而再分析它的具体形制、款式、工艺进行复原、再现。在复原过程当中会碰到很多困难,除了前面提到的历史考证难度之外,大量失传的工艺也是一个难点,比如像唐代的彩色夹缬,还有宋代的四经绞罗都在近现代陆续失传了,今天是见不到这些工艺品种的,就需要和各种非遗工艺师一起,通过分析文物中的技术痕迹,结合各种史料,还有今天工艺的特点,尝试把当时的传统品种给它复原出来。这样形成的一些服饰研究还有复原成果,在今天其实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陈诗宇团队复原的古代服饰展示

首先我们可以对各种影视艺术创作中的设计提供一些直接的参考依据,包括像古代题材的影视剧、舞台表演的服装设计,还有像绘画、雕塑、绘本创作中所涉及的各种古代人物描绘等。在各种艺术创作在呈现历史人物时,如果能够借鉴更加准确的历史服饰信息,也有助于展现历史人物的气度与面貌,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历史沉浸感。所以从2005年开始,近二十年来,我们也成立了服饰复原团队,逐渐对先秦一直到明代的各种服饰进行陆陆续续的复原呈现,主要参考了馆藏服饰文物、各种重大考古发现当中的信息,结合文献、图像、雕塑等各种材料进行科学复原,希望能够相对完整地呈现出古代服饰的整体形象、审美和创作方式,让观众可以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服饰文化的魅力。

“为观众呈现出中国古代衣冠配饰整体形象”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陆续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保留了大量历史服饰文物的文博机构,合作了一系列服饰复原类的展览展示,比如像国家博物馆的古代服饰文化展,孙机先生曾经在展览策划当中提出了“为观众呈现出中国古代衣冠配饰整体形象”的总原则和目标,在这个目标之下,我们也复原了15套汉代至明清的历史服饰当展览当中,今天也是在国家博物馆进行常设展出,希望能够为观众们提供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我们也把这些成果运用到了不少影视节目的创作中,比如像北宋背景电视剧《清平乐》,盛唐背景的《长安的荔枝》,以及2024年央视总台春晚《年锦》中的历代汉服,还有像《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当中的各种历史人物服饰。我们希望能够把优秀的历史服饰款式展示给更多观众,让大家感受到中国服饰之美。

陈诗宇团队复原的古代服饰展示

但是复原历史服饰并不是最终目的,将历史服饰的原貌复原出来,我们也希望能够从中看到中国人在服装上是怎么理解美和呈现美的,通过梳理其中蕴含的规律性的共性特征,了解了在形制、层次、服色、纹样、工艺等层面有哪些一以贯之的规律,以及其中的发展脉络和审美追求,或许能够对今天应该如何形成新时代具有中国风格的服装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借鉴。

在接下来的专题当中,我们将通过款式、纹饰、材质三个板块,分别从流行风尚的变迁史、图案背后的审美意趣流变,还有绫罗绸缎锦绣背后的织绣密码等角度,来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进行解读。按照历史时期,从先秦到明清分为八个阶段,希望能够相对系统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较强地简要描绘出中国古代服饰的制作工艺、审美取向和穿着场景,展示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历程,希望通过小小的专题,能够充分呈现在中国服装上的灿烂的成就。

开启一场服饰的漫游之旅 

感受古人时尚潮流变迁史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陈诗宇(扬眉剑舞)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非遗·中国古代服饰小史

款式·纹饰·材质背后的文化密码

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