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全世界最孤独的地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7-16·阅读时长22分钟

63人看过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座孤岛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新刊出炉!点击上图,一键下单↑↑↑

「皮特凯恩岛:全世界最孤独的地方

主笔|袁越

万万没有想到,我最先看到的居然是皮特凯恩岛(Pitcairn Island)上的灯光。

那是2025年4月30日深夜,我乘坐的“银色供给号”(Silver Supporter)货轮正行驶在浩瀚的南太平洋上。那天晚上没有月亮,周围一片漆黑,但我清楚地看到左舷方向的海平面上出现了两个亮点,它们位置太低,不可能是星星,它们静止不动,也不可能是过往船只。事实上,这片海域不在任何一条航运线路上,我一整天都没有见到任何一艘船,无论大小。

我立刻掏出手机开始定位,得到的结果是南纬25°04′,西经130°06′。没错,我已经到达了皮特凯恩岛。这座海岛大致位于新西兰和秘鲁之间连线的中点,距离它最近的人类居住地是位于该岛西侧688公里远的芒阿雷瓦岛(Mangareva),以及位于该岛东侧1929公里远的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但这两座岛上都有机场,普通人可以乘坐民航班机轻松抵达。皮特凯恩岛既没有机场,也没有客运码头,要上岛的话只能搭乘这艘货轮,除非你自己拥有一艘远洋帆船。

我紧盯着那两个亮点,仿佛它们是某种人间奇迹。这么说倒也不算太离谱,因为如果时间倒推300年的话,我是不可能看到亮光的,因为那时这里没人居住,是座荒岛;如果时间倒推200年的话,我也不会看到亮光,因为当时的岛民们生怕自己被发现,肯定不会在晚上点起篝火;甚至,如果时间倒推20年的话,我也不会在这个时间点看到灯光,因为当时这座岛的供电能力有限,每天晚上10点准时熄灯。

生活在这座孤岛上的人们靠什么来熬过这伸手不见五指的漫漫长夜?我想象不出来。

第二天我很早就起了床,终于看到了皮特凯恩岛的真实模样。从远处看,它就像是一块从海底冒出来的绿色大石头,周围全是直上直下的峭壁,不但没有海滩,甚至连一处适合大船靠岸的码头都很难找到。更糟糕的是,岛的周围没有珊瑚礁的保护,所以海浪极其汹涌,使得船只靠岸更加困难,难怪此前意外发现这座岛的好几艘欧洲帆船都没有尝试登陆,只是绕着它转了几圈,确认无人居住之后便离开了。

(视觉中国 供图)

最早看到这座岛的欧洲人是一位名叫罗伯特·皮特凯恩(Robert Pitcairn)的苏格兰水手,时间是1767年的7月3日。当时他年仅15岁,在一艘名为“海燕”(HMS Swallow)的英国皇家军舰上担任见习军官(midshipman,英国皇家海军最低级别的海员)。当年的海上定位技术很差,船长标错了位置,所以此后很多船只都没能重复这个发现。

1808年2月6日下午,一位名叫梅休·福尔杰(Mayhew Folger)的美国船长率领一艘名为“黄玉”(Topaz)的捕海豹船意外地发现了这座岛。当时这艘船已经在海上航行了一年多,急需补充给养,于是福尔杰决定和几位船员一起乘坐一艘小艇冒险登岛,顺便看看岛上有没有海豹。就在小艇快要划到岸边时,突然从一个很小的港湾里冲出一艘独木舟,三个肤色黝黑的大男孩在奋力划桨。三人都赤着上身,只在腰间围着一块布,这是太平洋岛民的标准装扮。但三人的面相却更像欧洲人,呈现出典型的混血特征。

两船靠近后,领头的那位个子很高的年轻人居然用相当纯正的英国口音英语问了福尔杰一个问题:“你是谁?”

“这是美利坚合众国的‘黄玉号’捕海豹船,我是船长福尔杰上尉,我是美国人。”福尔杰如实回答。

“你是美国人?你从美国来?美国在哪里?在爱尔兰吗?”对方连珠炮般地又问了一大堆问题。

一脸惊讶的福尔杰反问了一句:“你是谁?你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英国人,我叫星期四·十月·克里斯蒂安(Thursday October Christian)。我就出生在这个岛上。”对方再次用纯正的英语做出了回答。

“你爸爸是谁?”福尔杰对这个拥有奇怪名字的年轻人越发感到好奇了。

“亚力克(Alec,即亚历山大的简称)。”

“亚力克是谁?”

“你不认识亚力克吗?那你认识‘赏金号’的布莱船长吗?”

“赏金号”船员们的后代用自己的双手把皮特凯恩岛建成了一座海上乌托邦(视觉中国 供图)

福尔杰当然知道威廉·布莱(William Bligh)船长,他指挥的英国皇家海军三桅帆船“赏金号”(HMAV Bounty)在太平洋上执行任务期间遭遇了一场哗变,大副弗莱彻·克里斯蒂安(Fletcher Christian)率领一群海员用武力强行接管了“赏金号”,把布莱和他的支持者放逐到了一艘没有甲板的救生艇上。没想到布莱不但活了下来,而且于1790年回到了英国,于是哗变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西方世界。几个月之后,英国皇家海军派出一艘军舰去太平洋搜捕叛乱分子,却只抓到了几名从犯,包括克里斯蒂安在内的几位参与哗变的核心人物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他们的任何消息了。“赏金号”也同样下落不明,没人知道这艘船最终去了哪里。

18年后,福尔杰终于再次听到了“赏金号”和布莱船长的名字。这位名叫星期四的大男孩把福尔杰带到了岛上,见到了那位名叫亚力克的父亲,原来他就是当年“赏金号”上的水手亚历山大·史密斯(Alexander Smith)。从此“赏金号”失踪之谜终于被解开,这件轰动全球的哗变事件终于画上了句号。

消息传回英国后,再次引发了公众强烈的兴趣。自那之后全世界至少出版了20本关于“赏金号”哗变事件的书籍,拍过至少5部关于这件事的故事片。前两部片子都是澳大利亚人拍的,影响不大。1935年,著名的米高梅电影公司斥巨资拍摄了黑白片《叛舰喋血记》Mutiny on the Bounty,不但一举拿下当年的票房冠军,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部片子把主要故事聚焦在布莱和克里斯蒂安两人之间的对决上,著名英国戏剧演员查尔斯·劳顿(Charles Laughton)把布莱船长刻画成了一个刚愎自用的独裁暴君,而著名好莱坞明星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则把叛军头目克里斯蒂安塑造成了一个极富个人魅力的亲民领袖,从此两人在公众中的形象便发生了逆转,当年的罪犯反而成了当代的英雄。

1935年,著名的米高梅电影公司斥巨资拍摄了黑白片《叛舰喋血记》(视觉中国 供图)

1962年,米高梅再度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由当时如日中天的好莱坞大明星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扮演克里斯蒂安。这是全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宽银幕全景电影,场面极其宏大,但编剧不尊重史实,很多细节完全错误。克里斯蒂安这个角色也塑造得相当失败,白兰度的演艺生涯因此而受到了很大影响,直到他十年后出演《教父》才算挽回了一些名声。

1962年,米高梅再度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由当时如日中天的好莱坞大明星马龙·白兰度(右)扮演克里斯蒂安

这两部电影都是根据美国作家查尔斯·诺德霍夫(Charles Nordhoff)和詹姆斯·诺曼·霍尔(James Norman Hall)合著的赏金三部曲改编的。这三部小说分别叫作《叛舰喋血》、《怒海征帆》Men Against the Sea和《孤岛恩仇》Pitcairn’s Island,其中文版早在1983年便由海洋出版社引进国内,那个版本名叫“‘本特’号叛乱三部曲”,我就是在那时第一次知道了这个故事。虽然两位作者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但这三部曲毕竟出版于1930年代,很多观点都落后于时代,导致这两部电影在很多关键地方误导了观众。

比如,小说把哗变的原因归结于布莱和克里斯蒂安之间的个人恩怨,但其实两人此前一起出过两次海,可以说是老相识了。虽然布莱的脾气确实不好,克里斯蒂安也确实被骂惨了,但应该不至于把他逼成了反贼。要知道,按照英国皇家海军的规矩,海上哗变者是一定会被处以绞刑的。

后来英国人终于看不下去了,于1984年又把这个故事重新拍了一遍,取名《赏金号》The Bounty。这次制片方请来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扮演布莱,这位奥斯卡双料影帝用他高超的演技为这位被丑化了几十年的船长平了反。扮演克里斯蒂安的则是好莱坞当红小生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他把这位叛军领袖风流倜傥的一面演了出来,但人物性格的塑造略显单薄。除了他俩之外,制片方还请到了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 Olivier)、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 Day-Lewis)和连姆·尼森(Liam Neeson)等一大批明星出演配角,使得这部电影成为大家公认的对“赏金号”哗变事件最准确的演绎。

1984年《赏金号》的制片方请来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中)扮演布莱船长(高品 供图)

现在看来,这三部电影对于很多细节的描述都有失实的地方。比如布莱和克里斯蒂安之间的关系就被演绎成了三个不同的版本,没有一个是完全准确的。但这三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对原住民的刻画,1935年版的黑白电影居然请欧洲演员扮演塔希提(Tahiti岛的原住民,别提有多别扭了。1962年的那个彩色版本终于搞对了人种,但女演员们全都穿着比基尼,这么做显然是为了通过审查,但却掩盖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事实,让哗变的真相变得模糊不清。1984年版相对真实一些,不但请来了真正的原住民演员,而且无论男女全都赤裸上身,这才是当年那些英国水手所见到的塔希提岛原住民真实的模样,哗变的真正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但是,当年的塔希提女人几乎个个人高马大,绝不像电影里那些女演员那样娇小柔弱,编导如此处理显然是为了衬托出男主角的高大形象,说到底还是欧洲中心主义和有毒的男性气概在作怪。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故事绝不只是一场海上哗变那么简单,否则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了。哗变结束后,船长布莱和另外几名忠实于他的水手被放逐到一艘没有甲板的小船上,这实际上相当于被判处了死刑,只是克里斯蒂安不想亲手执行而已。不料布莱是一位历史级别的优秀航海家,他凭借自己高超的航海技术驾驶这艘小帆船横穿太平洋,最终成功获救。这次航行足以载入人类航海史册,因为它展现出了人类超强的求生欲望,以及早期航海家们无与伦比的坚韧毅力。

威廉·布莱船长的航海日志(1789年)(高品 供图)

克里斯蒂安的故事甚至更加精彩。他驾驶“赏金号”找到了传说中的皮特凯恩岛,试图在岛上建设一个乌托邦社区。但因为种种原因,他的这个理想惨遭失败,他本人也因此而丢掉了性命。幸运的是,船员们的后代一直活到了今天,这些人用自己的双手把皮特凯恩岛建成了一座新的海上乌托邦,这个过程也极具传奇色彩,值得大家了解。

虽然这三个故事已经足够精彩了,但却仍然不是我想要把它们写出来的根本原因。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件事发生的背景,以及它所代表的文明观念的演化与更新。众所周知,大航海时代开始于15世纪,前300年的主旋律就是殖民与征服,或者套用美国历史学家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的书名,这就是一个关于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故事。当年的欧洲学者们从这个故事里看到的是一条线性的人类文明发展轨迹,他们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套基于进化理论的历史发展体系,为欧洲殖民者对原住民的征服提供了道义上的合法性。

18世纪之后,随着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传统的线性叙事逻辑被打破,人类终于迎来了价值体系多元化的曙光。“赏金号”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到达塔希提岛的,船员们又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得不在岛上滞留了五个多月,亲眼看到了原住民社会是如何运作的。这是有史以来普通欧洲人第一次和太平洋原住民发生如此长时间的亲密接触,结果殖民者反而被对方的文明所征服,这就是“赏金号”哗变的真正原因。这件事充分说明原来的那套历史线性叙事是不靠谱的,人类文明并不是由低到高按部就班地发展起来的,不同文明之间也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

英国艺术家罗伯特·多德创作的版画作品《赏金号叛变》(1790年),描绘了以克里斯蒂安为首的叛乱分子将威廉·布莱及其追随者从“赏金号”上赶下船的画面

以上结论参考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已故教授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和伦敦大学学院比较考古学教授大卫·温格罗(David Wengrow)所著的《人类新史》The Dawn of Everything: A New History of Humanity一书。两位学者在这本书里用了大量考古学案例驳斥了人类历史的线性叙事逻辑,证明人类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物种,我们的祖先早就尝试过各式各样的社会制度和管理方式,人类的历史远比传统历史教科书里所描写的内容更精彩。

“赏金号”的故事同样证明了这一点。英国水手和太平洋岛民之间的关系在皮特凯恩岛上再次发生反转,因为这些来自不同文明背景的原住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在这座荒岛上全都不存在了,他们必须重新发明一套新的社会制度和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这次尝试的过程与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演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以及科学、信仰、财富与人性等等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最后我想说,这个故事虽然包含了大海、帆船、火山岛和面包果等等诸多奇异的元素,但核心还是人。这是一个关于历史人物以及他们后代的故事,我在皮特凯恩岛上遇到的每个人都能追溯到赏金号上的某位船员,他们不但继承了祖先们的基因,还继承了前辈们的知识、信仰和思想体系,以及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他们在这座与世隔绝的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把“赏金号”的故事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座孤岛,我们和这些“赏金号”的后代一样,都需要从祖先那里继承他们的知识、信仰和思想体系,然后依靠坚韧不拔的精神,把我们的故事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皮特凯恩岛:全世界最孤独的地方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期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 皮特凯恩岛:全世界最孤独的地方(袁越)
  • 赏金前传:高贵的野蛮人(袁越)
  • 叛舰喋血:两种文明的第一次公平较量(袁越)
  • 孤岛恩仇:乌托邦幻想的破灭与重生(袁越)

| 经济 |

  • 市场分析:物价开始反弹了吗?(谢九

| 社会 |

  • 调查:9岁少年坠亡 :一个围棋“天才”家庭的明暗面(栾若曦)

| 文化 |
  • 文史:谁主渊、源(卜键)

| 专栏 |

  • 邢海洋:“反内卷”中的外卖大战
  • 袁越:炎症衰老是个伪命题吗?
  • 李敬泽:迆逗
  • 张斌:固执的斯瓦泰克今年进步一点点 
  • 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点击下方图片

开通数字刊会员月卡解锁本期👇




本周新刊

皮特凯恩岛:全世界最孤独的地方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纸刊!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30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