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17分钟
我觉得她是国内一个重要类型的女演员的代表,并且将其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什么类型呢?就是那种特别市井气息的,会过日子的女人,举手投足都让你相信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人存在,甚至你就认识几个那样的女人,她可能是你的邻居,你的同事,你的表姐,你的小姨,或是你只见过几面但从此深深烙进你记忆中的女人。
于是,尽管她在二十多年前刚出道时就有了成色够硬的代表作,尽管她拿到了好几个重量级的电影电视奖项,尽管她长期以来都挺有观众缘,但我们在做各种女明星盘点的时候,很少会把她算进去。我们会想起她,通常都是因为她演的角色。她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演员。
当然这是很粗糙的标准,只是大体上的归类,每个演员的路线都各有特别之处。但朱媛媛身上的“青衣”属性,又是那么的明确,几乎不容置疑。她刚出道就演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李云芳,一个生活在北京胡同里的大家庭里的大嫂,那时她才23岁,就要学着表现出贤惠、持家、识大体的那一面,然后因为这个角色获封了“国民媳妇”的称号。
“国民媳妇”这个说法,也是久违了吧。在不同年代,有好几个女演员曾被媒体和观众如此相称。在朱媛媛之前,有《渴望》中饰演刘慧芳的张凯丽;在朱媛媛之后,又有海清、刘涛等人。她们最具代表性的角色,都是家庭剧里的女主人,操持家务,管教小孩,应付公婆,生活上要精打细算,关系里则要尽量隐忍,因为完全符合传统社会贤妻良母的标准,而被主流民众推崇。
因为刚出道就有了如此成功的角色,朱媛媛很快就被定型为了这一类的女演员,在各种影视剧里出演市井气息浓厚的女性。市井气息,本来是和“俗气”天然挂钩的,但是看朱媛媛的表演,你并不会觉得俗。大概是因为,《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毕竟是脱胎于文学作品,由作家刘恒亲自将原著小说打磨成剧本,剧中情节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细节扎实,台词凝练,生活化只是表面,内里还有可以细细咂摸的文学意味,是有厚重感的。
朱媛媛饰演的云芳看了一眼丈夫,然后握着儿子的手答道:有时候觉得没意思,刚觉得没意思,又觉得特别有意思了——不信你问你爸。
小树转过头又问:爸,没意思怎么办?
梁冠华饰演的张大民对着儿子正色道:没意思也活着,别找死。我给你打个比方啊,有人要枪毙你,没辙了,你再死,死就死了;要是没人枪毙你啊,你就好好地活着,懂了吗?
远处有鸽群飞过,正是黄昏时分,夕阳中的他们脸色平静安详。电视剧就这样画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号。
老二这个排行本来就容易被忽视,宋雨又从小学习不好,长大了只能做一些底层工作,又嫁给了窝窝囊囊没什么出息的吴德利(何冰饰演),在三姐妹中混得最差。这个角色一出场,就有一种咋咋呼呼虚张声势的劲儿,在家庭聚会中经常冒出一些酸溜溜的话,而且在剧中被反复渲染强调的一个性格特征,是贪财。她和丈夫吴德利的一大日常爱好,就是做发财的白日梦。
而且,比起事业有成的大姐和三妹,宋雨夫妻这条故事线更有典型意义,是底层小夫妻为生存疲于奔命的真实写照。他们俩一起在洗衣房干活,却因为一点小事被双双辞退;后来摆摊做点小生意,因为产品不合格被工商部门处罚;又在大街上推销盒饭,随时要看客人脸色;被人拉着入伙古玩市场,又因为不懂行被敲诈巨款;最后吴德利被人利用,因倒卖国家文物进了监狱。
那场戏很有舞台剧的设计感,一束光打在宋雨脸上,她颠三倒四地回忆着少女时代和吴德利的恋爱经过,两个不成器的孩子那种相互吸引,以及尽管经历了那么多不堪,她依旧喜欢吴德利,不可救药的那种喜欢。她的脸上,是一副分不清幸福还是心碎的表情,又是哭又是笑,混合了醉态的迷茫,还有对于自己人生情感方向的坚定。镜头一转,她去监狱看望吴德利,在听到“你还是再找个人嫁了吧”这句话时,她平静地落下一行泪。
别说层次感了,哪怕只是再现生活的真实细节,对于当今年轻一代的国内演员都是一个重大挑战。现在的演员好像都活在糊成一片的美颜滤镜里,活在豪华精致不染尘埃的样板间里,活在粉丝控评打投的大数据里,活在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仙界云端。他们早就忘了什么是真实的生活质感。
而朱媛媛之所以能做到那个层次,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她极其单纯的人生经历。看她的采访,我总会吃惊,这真的是这个级别的女演员会有的生活吗:和丈夫辛柏青在大学时就开始恋爱,彼此都是初恋,然后就此相依相伴三十年。结婚生女后她减少了工作量,以家庭为重,操持起家里的大小琐事,全情投入育儿。偶尔再接戏,都要配合女儿的成长阶段,比如《我的姐姐》就是在女儿小升初的间隙拍完的。
她在节目里回忆过和辛柏青刚开始恋爱时的一个细节。辛柏青在学校运动会上得了名次,奖品是一包洗衣粉,送到朱媛媛宿舍,然后以此为契机开始恋爱。但中戏当时有规定,学生不准谈恋爱,他们就被迫分手了。朱媛媛很伤心,去了她在北京的一个阿姨家,手里还拿着辛柏青送给她的一盘张雨生的磁带,其中有首歌是《如果你冷》,辛柏青曾经在冬天的北海拉着她的手唱给她听过。她在阿姨家就一直放这首歌,边听边哭。她还是放不下辛柏青,没多久两人就决定复合了,就很头铁,不理会学校规定了,就是要恋爱。——这一段,朱媛媛讲起来绘声绘色,很有画面感,还当场唱起了那首歌。这样的恋爱细节,仿佛可以融入她演过的那些生活剧里。
这种看似平淡却有滋有味的生活状态,在之后都延续下来,让她一直都没有离地过,没有飘起来过,而是始终紧贴地面行走。她太知道真实的生活是怎么回事了,所以近来的每次银幕亮相,都能在哪怕不多的戏份中展示出让人击节会心的精准细节。比如《我的姐姐》中,把侄女没喝完的咖啡倒进自己的保温杯,还舔了一下杯口的咖啡渍。还有切西瓜的时候,会先在末端切一小块,用它来擦掉刀上沾染的菜的味道。这都是没有深扎进生活的演员绝不可能想到的细节。
“生活就是苦掺着甜,甜带着苦。表演里如果全是爱是假,全是苦难也是假。它是五味杂陈的。”朱媛媛曾经在采访里说过的这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能说出这样的话,证明表演在她这儿已经不是技巧的问题了,而是一种对人生真相的深刻洞察。上面举例的那些细枝末节,对于她都是手到擒来,她在镜头前只需要自然地呼吸、感受、释放,就够了。
像朱媛媛这样的青衣型女演员,曾经是国内演艺圈的绝对主流,这个名单可以列得很长:蒋雯丽、宋丹丹、陶虹、秦海璐、闫妮、海清、殷桃、蒋欣……她们大都还活跃在影视行业,还在接连地出作品,甚至偶尔还能出一两个爆款。比起花旦型女演员,青衣可能相对没那么光鲜亮丽,但胜在给观众的亲切感,演艺道路也更踏实,不太需要担心转型的问题,可以一直演到老。
当然也有某种意义上的进步之处,比如“国民媳妇”这个概念的退席。贤妻良母型角色不再是被普遍追捧的女性样本,忍辱负重也不再是什么优点,当代女性越来越愿意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丈夫,为孩子,为家庭。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嫂、小媳妇、孩子妈妈”就不再值得挖掘,不再值得表演,相反,她们身上那些生活的真实质感,始终是不该被丢弃的,而应该被认真面对,坦然呈现。
据说朱媛媛患癌已经有五年,这么一推算,应该就是她演《送你一朵小红花》期间,那正巧就是一部抗癌题材的电影。但朱媛媛一直都没有透露过自己的病情,而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生活。在生命最后阶段的这种态度,也正是她过去一系列角色的延续映照,还是那么低调、扎实、自然、平静。
敬朱媛媛。敬每一个诚实认真对待生活的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发表文章52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978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