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020 楔子丨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1)

作者:张大春

04-27·阅读时长10分钟

60人看过

020 楔子丨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1)

60.7MB
00:0026:30

前言我们说了两个多礼拜,现在正式开始说《水浒传》的本文。《水浒传》本文第一回是楔子,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楔子。一个木字边一个契约的契,儿子的子。楔子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木匠要在木头上钉钉子,想要钉的牢,他先得打一个小洞,放进一块小小的软木去,之后再把钉子楔进去。这个时候钉子的尖  透过了前面那块软木才接触到,真正打进去的木料。这个时候,钉子和木料已经牢牢的结合在一起,再也拔不出来了。楔子呢,就是这么样一个东西也是这么样一个比喻性的作用。

楔子也有回目的,说的是:

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祈禳,透过祈祷的仪式来使得灾害消除。张天师如何祈禳,洪太尉又怎么样放走了妖魔呢?正是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

天下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这首诗说的乃是故宋神宗天子朝中一个名儒,这个名儒姓邵,名字叫尧夫,尧,尧舜的尧,夫是丈夫的夫。道号叫康节,邵康节,通常都称他做康节先生,他所写的诗。

这诗呢,是有感慨的,感慨的乃是五代残堂,天下干戈不休。那个时候,

朝属梁,暮属晋,正是:“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朱李石刘郭,姓朱的、姓李的、姓石的、姓刘的、姓郭的,这五个姓的人分别在五十年间换了五个朝代,朝代的名称就是梁唐晋汉周。不止播乱五十秋啊,让老百姓过了五十年流离的日子。光是宰相就换了五十多个,平均一年就一个。后来感得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了太祖武德皇帝来。这一招,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凡。英雄勇猛,智量宽宏,自古帝王都不及这一朝天子。一条杆棒等身旗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

那天子扫清寰宇,荡尽中原,国号大宋,建都汴梁。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地主。因此上邵尧夫先生赞道:“一旦云开复见天。”前边儿是纷纷五代乱离间嘛。到了宋代了,一旦云开复见天,又看见天了,正如叫百姓再见天日之面一般。那个时候,西岳华山有个处士,所谓的处士呢,就是一个自修自习的修道之人。

陈抟处士能够辨别风云气色,这一天骑着驴儿下山,向那华阴道中,正行走着呢,听着路上的客人说了,说:“如今东京柴氏宗让位于赵检点登基了。”诶,说的是大事啊,大新闻呢。那陈抟先生一听到这儿,心中欢喜,以手加额。什么叫以手加额呢?拿手拍着自己的脑壳儿在驴背上大笑起来,哈哈哈,波咚,掉下驴儿来了。人问其故,这陈抟先生说:“天下从此定矣:正乃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这是庚申年间,柴氏宗柴荣,让位给殿前督检点赵匡胤,开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传位给他的御帝太宗赵光义,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再传位给真宗皇帝,之后真宗又传位给仁宗皇帝。

话说这仁宗皇帝,乃是上界的赤脚大仙。降生之时,昼夜啼哭不止。朝廷给出了黄榜,黄榜是什么呢?就是皇帝的公告,用黄纸书写叫黄榜。出黄榜怎么样呢?招人来医治。感动天庭拆遣了太白金星下凡,化作一老手,前来揭了黄榜,自言能够停止太子的啼哭。看榜的官员把这老头引到殿下,朝见真宗。天子的圣旨,叫进内院去看看太子去。那老头儿,大步直至宫中,抱着太子耳边儿,只低低说了八个字。那太子就不哭了,而老叟呢,也不肯言说姓名,只见“嗖”,化成一道清风而去。至于那耳朵边儿说的八个什么字儿呢?说的是:“文有文曲,武有武曲。”文曲、武曲指的就是文曲星、武曲星了。端的是玉帝差遣紫微宫中两座星辰下来辅佐这一朝的天子。文曲星乃是南崖、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国大元帅狄青。

这两个贤臣出来辅佐这朝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个年号儿。打从天圣元年癸亥登基,直到天圣九年。那时候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所谓的路不拾遗,户不夜闭。这九年未之一登啊。打从明道元年至黄祐三年,这九年也是丰富,谓之二登。自黄祐四年到嘉祐二年这九年,田禾大熟,谓之三登。一连三九二十七年,号为三登之事。

那时界的百姓受了些快乐。谁道乐极悲生。到了嘉佑三年的春天,天下瘟疫盛行。打从江南直至南京,无一处人民不染此症,而天下各州各府是雪片也似的申奏将来。

回头解说东京城,城里城外军民死亡大半,而开封府的府尹包龙图,包学士,

亲将惠民和济局方,自出俸资合药,自己掏腰包拿出钱来买了许多的药材,合着方子救治百姓万民。可是哪儿知道,这越治瘟疫越盛。文武百官,当朝而奏,都向待漏院里头去聚会,伺候早朝,奏闻天子。

什么叫待漏院呢?得说一下。等待的待,漏水的漏,宋朝的官员朝见皇帝的朝房啊,就叫做待漏院。皇帝是五更天临朝,可是官员不能让皇上等啊,他半夜就得进宫,在朝房里的等候。古人的计时方法是用铜壶滴漏。待漏的意思呢,就是等候时间的一个,那么待客室。

文武百官商议着在这儿聚着,伺候早朝要跟天子报告了。这一天,正是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作子辰殿,受百官朝贺以毙,当有殿头官喝令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只见班部从中宰相,姓赵,叫赵哲,哲学的。参政叫文彦博,文章的文,硕彦的彦,博士的博。

赵哲、文彦博出班奏道:“眼前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这几句话,说起来还得解释解释。释罪宽恩,明明在牢房里头有很多有罪之人,可是请求皇上给他们予以特赦,

或者是大赦。如此一来,显示了皇帝的宽大,也能够把这种德性上达苍天。另外,

省刑薄税,一般的刑罚要减轻,税收要减少,总之就是让民休息。祈禳天灾的,

祈是祈祷的意思,禳,是特定的祈祷仪式,什么样特定的祈祷仪式呢?就是让老天爷能够宽恕人所犯的罪行,因为一旦有了瘟疫,基本上那古时候儿的看法就是认为人犯了罪让老天爷不高兴,而这个禳字所代表的仪式,就是一种悔罪的仪式。

谁悔罪呢?皇帝代表老百姓向老天爷祈求。

天子听奏之后,立刻下令翰林院,随即草拟诏书,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的税负息予减免。另外一方面下令在京中的宫观寺院准备好禳灾的仪式。

前文说到了宋仁宗下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该有的,民间税负也给减免了。另外一方面,下令在京中的宫观寺院都要烧香念佛,好从事禳灾的程序。不料,这一年的瘟疫反而越来越严重。仁宗天子一听到消息,龙体不安,又接着召集百官来商议。向那班布之中,有一大臣越班起奏。天子低头一看,嗯,这是副相参知政事范仲淹。

拜罢起居,范仲淹奏道:“而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老百姓过不下去了。以臣子我的愚义呢?要祈禳此哉,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这说起来好像跟先前所从事的禳灾活动没有什么差别嘛,不过就是把规模再放大一点儿。

仁宗天子呢,依然准奏了,急即下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且亲自降御香一注,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作为天使,所谓的天使就是天子的使者。使者得到哪儿去呢?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

换言之大概范仲淹的意思就是说,在京师的这些个道士们,他们的法力还不够。非得由皇上,仁宗天子亲自准奏,派遣使者,太尉洪信迁往龙虎山,跑这么一趟。为什么呢?嗣汉天师张真人住在那儿呢。

洪信领了圣赦,辞别天子,背了诏书,乘了玉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行部从,离了东京,取道径投信州贵溪县龙虎山而来。

首先得说洪信这打扮,领了圣旨不算,辞别天子是应该,什么叫背了诏书,皇上亲笔写的圣旨,得放在一长筒子里,由洪太尉背着,以示尊敬,前往龙虎山。还得带上御香,皇上自己点的香,就跟那奥运会的圣火一般,所以也得小小心心伺候着。另外还带了几十个人随时维护着,伺候着。不一日来到了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城阔迎接,随即差人报往龙虎山上清宫的住持,让他知道准备接诏书啊。

第二天,众位地方官员同送太尉到龙虎山下,但见上清宫的许多道徒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招。直到上清宫前下了马,当下上至住持真人下级道同侍从,前迎后引,皆至三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着。

洪太尉就问,那监宫真人,所谓的监宫真人呢?是督管整个三清宫建筑物的这么一个总管。就问他说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并告道:“好教太尉得知,这一代的祖师号曰‘虚靖天师’”空虚的虚,立正的立,青年的青,立青二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后来的靖康耻的靖康的靖,虚靖天师。“我们天师呢,性情颇好清高,倦于迎送。”诶,这倦于迎送不得了,倦就是疲倦的意思,倦于迎送,就是很厌烦从事那些个送往迎来的工作,那当然,也包括着皇上以及洪太尉在内了。不得了,这话啊。“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身养性,因此,这一代的祖师不常住在本宫之中。”

洪太尉说:“现今天子宣昭,如何得见真人呢?”

这监宫真人就答道:“哎,容禀,诏书呢,全且供在殿上,贫道等也不敢开读。麻烦请太尉到方丈献茶,我们再慢慢商量吧。”

这话麻烦了,为什么呢?天师不在,可是其他的人不能代为拆解这信件,那就对天子失礼了。当时只好把皇上写的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和那众官员都到了方丈之中。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在旁边献茶,甚至还进了斋供水陆俱备。

吃罢了斋,太尉又问:“那真人?说既然天师在天顶庵上,为什么不派人请天师下来咱们见一面呢,见了一面好开读丹诏啊。”

监宫真人说了:“这一代的祖师虽然在山顶上,其实他的道行不得了,他能够驾雾行云,踪迹不定。贫道等时长也难以得见,怎生叫人请得下来呢?”也就是说,说是在山顶上有个茅舍,他人也不见得在里头,说不定驾雾行云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太尉说:“像这样怎么见得着呢?现今京师瘟疫盛行,金上天子,特遣下官赍捧捧着玉书丹诏,亲自带着龙香(也就是皇上点的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像这样怎生奈何呢?”打起官腔来了。

监宫真人只好秉道:“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至诚之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从人。”什么意思?光是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从人,

这三点就不得了了。得让这洪太尉洗干净了澡,换上粗布衣服,而且还没有侍卫。亲自背着诏书,焚烧着玉香,一步一步走上山去,礼拜扣请天师,方许得见。倘若心不自成空,走一遭儿也难得见呐。

监宫之人这么说了,太尉听着想了想。我从京师一路上吃着素到这儿来,如何说我心不至诚?既然这么着,好依着你说明天绝早的,我就上山,当天晚上各自就歇息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五更天时分,众道士起来,备下了香汤,请太尉起身沐浴,换了一身新鲜的布衣服,脚下穿上了麻鞋草履,吃了素斋,取过了丹诏,用黄螺包袱背在脊梁之上,手里则提着银手炉,降降的烧着御香。许多道众人等送的后山,指了条路给他。监宫真人又秉报道:“太尉要救万民,修身退毁之心。”也就是说,你真的想要救黎民百姓?哎,上去了,可不要有后悔的懊恼的意思,只顾着至诚上山。洪信,洪太尉辞别了众人,口称天尊宝号。这天尊就是道教尊奉的最高天神了,纵步上的山来,独自一个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约莫走过了好几个山头,三二里多路,眼看着脚酸脚软,正走不动呢。嘴里头不说,

肚子里愁楚,心里头还想我是朝廷的贵官呐,在京师的时候重䄄而卧,一张褥子还不够软呢,要叠好几重,谓之重䄄。䄄是一个衣服边儿,右边儿一个因缘的因,重䄄而卧,列鼎而食。要吃饭吃菜,一桌子食物,尚兀自倦怠,我还不大高兴呢。何曾穿过草鞋走这样的山路呢?我知道他天师在哪儿呢,哼,却叫下官受这样的苦。想到这儿,又走不过三五十步,垂着肩,喘着气,忽然看见山凹里头起了一阵风,而风过之处,像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的,“嗷”扑的跳出一只吊金白额锦毛大虫来。什么叫大虫?嘿嘿,就是老虎。

洪太尉吃了一惊,叫了一声,哎呀,扑地往后就倒。那大虫望着洪太尉,左盘右旋,咆哮了一回,拖着往后山坡跳了下去。洪太尉倒在树根儿底,吓的是三十六个压捉对儿厮杀呢,那心头好似十五个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中风麻木,两腿疑似斗败的公鸡,嘴里头连声叫苦。那大虫去了约摸有一盏茶的功夫。洪太尉方才爬将起来,再收拾地上的香炉,还把那龙香烧着了,再上山来,他是一定要寻见天师啊。又走过了三五十步,嘴里叹了几口气,怨道:“嘿嘿嘿,皇帝御限,差俺来此。”什么叫御限?皇帝的东西都是御,你像御用的啊,御膳,乃至于御花园儿都是御。什么叫御限呢?这个限就是限制的限,也就是期限的限。御限就是有期限的一道差使,一个命令皇帝的御限差遣我到这儿来,让我受这场惊恐啊。不知道他是埋怨皇帝呢,还是埋怨那天师话没说完呢,但觉得哪儿又是一阵风哗吹的是毒气直冲而来。太尉定精细看,山边儿竹藤子里头酥酥的响,抢出来一条有吊桶般粗细的雪花大蛇来。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张大春

发表文章138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953人

著名学者,华语畅销小说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张大春·细说水浒

120回全本解码:水浒江湖的市井人文和历史

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