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似“佛系”的同事,抢走了我所有的功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1-04·阅读时长17分钟
100人看过
没想到,经历了这么一遭,最终“开悟”的人却是我自己。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给小马发送完最后一份项目文件,我感觉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被挪开了,让人不禁长长松了一口气。
看着前前后后写的六十多份文件,这小半年来的所有兴奋、期待、委屈和愤怒最终都化作了一声苦笑,就像是告别了一段投入真情却没有结果的恋情:不分浑身难受,分了却只剩不甘。
半年前,媒体部的小马找到我,说公司想新开一个自媒体账号,询问我的建议。我在公司负责内容创作方面的工作,对自媒体很感兴趣,但一直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因此便尝试性地提出:公司目前的自媒体账号主要用于产品宣传,但在深度内容方面一直是空白。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没想到,这个想法竟与小马不谋而合,原来她也早已厌倦了套路化、公式化的广告,希望做一些有创意、有深度的内容。我们越聊越投机,甚至有了些相见恨晚的感觉。
很快,这个想法就得到了老板的认可。老板鼓励小马大胆尝试,尽快落实。小马也毫不吝啬地在老板面前将“功劳”分了我一半。
但即便有老板的支持,想要落实这个想法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因为这个账号的内容、方向、风格与现有账号都截然不同,所以媒体部的其他人都不怎么感冒。加上无端多出了许多工作量,因此几乎无人响应,即便表面配合,实际上也不过是应付了事。
孤立无援的小马再次找到了我,想抛开媒体部的同事,和我跨部门“组队”建立新账号。
在此之前,我对小马的了解其实不算多,属于彼此欣赏,但工作交集几乎没有。在我的印象中,小马是一个很佛系的人,人淡如菊,从不争强好胜,也没有什么功利心。偶尔与她一起开会,很少听到她主动发言;出现不同意见,也很少见她与人辩驳。
《玫瑰的故事》剧照
我想小马性格温和,很好相处,又对自媒体颇有研究,与她合作,或许是一次不错的尝试。因此我略加思考就答应了下来。有了彼此的支持,我和小马的热情都很高涨。我们做了分工:两人共同策划,由我负责文字方面的工作,由小马负责编导工作和账号的发布维护。大家都很坦诚,毫无保留地把想法都抛了出来,拟定了许多感兴趣的栏目和内容,准备逐一进行尝试。
大概在账号运营一个月后,我渐渐觉得有些不对劲。当初策划时明明说好的,将这个账号作为一块“试验田”,大家都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在这里实践检验一番。可一个月过去了,我突然发现,小马感兴趣的栏目都在稳步推进,而我感兴趣的栏目却迟迟没有动静。即使我已经准备好了好几期内容,可小马收到后都只是看一看,称赞一番,然后就放在一边了。
几次之后,我很委婉地向小马提出了这个疑问,得到的答案却是:“你做的内容都是图文为主,我觉得图文内容对我们现在的流量并没有太大帮助。”
虽然这些内容一开始也是大家共同商定的,但一想到在自媒体运营方面,自己确实没有小马经验丰富,既然她有自己的专业判断,我也就不再坚持。之后,我又提出了一些关于视频内容的想法,其中也不乏让小马感兴趣的点子。但和之前一样,在和我反复探讨完这些内容后,小马就再也不提推进执行的事情了。渐渐地,我失去了讨论的兴致,再也没有提供什么新的想法。
《二十不惑》剧照
好在账号运营三个月后渐渐有了起色,粉丝逐渐增多,偶尔也会出现一两个“爆款”。我和小马决定保留两个流量最好的栏目作为主要内容。
这让我终于找到了一些价值感,虽然我的很多想法还没有机会尝试,但这两个栏目中的内容多数都是由我选题和撰写的。如果能在现有栏目中做更多的尝试似乎也不错。
老板看到我们的账号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后非常开心,同时催促我们提高效率,加快更新频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向小马建议:首先,尽快建立一个稳定的工作流程,减少无效沟通;其次,建立工作进展表,让大家都能对各任务的进展一目了然;最后,因为我精力有限,需要几位文案兼职。
对于我的建议,小马果断拒绝,理由很简单:“太麻烦了,我不需要。”
因为没有固定的工作流程,每一个环节大家都要反复沟通,尤其是在多任务同步进行时,只有小马一人了解进展,我根本无法提前安排工作。与此同时,所有的兼职都在支持小马的工作,她自然不再需要其他兼职,而我也有本职工作,不可能时时事事都紧随小马的节奏。
《三十而已》剧照
沟通无果后,我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纵向分工”的办法,即每人负责一期内容从头到尾的全部工作,相互独立,互相帮忙,但各自负责各自的内容,互不影响。
这一次小马没有再反对,我也感觉一阵轻松,开开心心准备起自己负责的内容。虽然这样一来我要负责处理的事情更多、更杂了,但我还是安慰自己:就当收获不同的人生经验吧。
可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天真了。没过多久,小马的建议就渐渐变成了指令,最后干脆变成了命令。
一次,我独自策划了一期人物纪实类的短片。拍摄前,我提前询问了小马的意见,她很随和地表示:“都行”“没问题”“按你说的办”。
可是到了拍摄当天,正在休假的小马却对我进行了远程的“短信轰炸”,从拍摄场地的选择到与摄影师的沟通,每一个环节都要详细询问。拍摄结束后,她对于剪辑后的成片又有诸多不满:拍摄角度、背景音乐、字幕字体好像哪儿哪儿都是毛病。
《我的前半生》剧照
出于对她专业能力的尊重和认可,我没有反驳,只是一笑了事。
在内容即将发布时,我考虑到对拍摄对象的尊重,特意将涉及到的人物照片发过去请对方确认,并将沟通结果在群里反馈给了剪辑师。
没想到并不了解事情始末的小马看到后却大发雷霆,立刻私信来了一连串的逼问:
这次我也忍不了了,当场怼了回去:“我不是你的下属,不接受这种命令式的沟通方式。你有你的工作习惯,我有我的工作习惯,请尊重我的工作方式!”
《欢乐颂》剧照
出乎意料的是,面对我的强硬回击,小马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立刻转变了态度,连连道歉,一再表示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或许是她的道歉太诚恳了,甚至让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太玻璃心了?
之后,我们专门针对工作方式的问题进行了沟通,好像这件事情已经得到了彻底解决。
可我的心里总是隐隐不安,一个人的性格与行为方式怎么可能通过一次沟通就彻底解决呢?我知道即便是纵向分工的方式也不会维持太久,潜藏的矛盾早晚还要爆发。
虽然是合作关系,但毕竟这件事情是由小马牵头,为了避免矛盾,我开始有意识地归还决策权,让自己重新退回文案的岗位上,除了撰写文稿外,对其他事情不再发表意见。
这样的平衡确实维持了一段时间,我和小马的合作似乎也渐入佳境,除了我偶尔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工作中并没有其他矛盾产生。
然而,这种平衡终究还是被打破了。我们毫无规律、随心所欲的更新频率引来了老板的不满,急脾气的老板恨不得天天跟在小马的身后催着她更新。顶不住压力的小马终于想起了我最初的建议,同意招募更多兼职完成工作。但同时,她又希望我能承担起招募、培训、组织兼职的工作。
对于这个任务我是有些恼火的,撰写文案已经是我分外的工作了,现在怎么还莫名其妙地背上了KPI?可一想到经过这段时间的折腾,账号运营总算有了些起色,我又实在舍不得中途放弃。
最终我向小马提出了我的条件:按照我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因为预算有限,我一时找不到完全合适的人选,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期。另外为了提高兼职的主动性,需要给予一定的流量奖励。
小马答应得很爽快,表示了对我充分的信任。为了维持住这份得来不易的“信任”,我也在每一个环节的执行过程中与她保持了紧密的沟通,确保她知晓并确认每一个细节。
刚开始,工作进行得很顺利,我们的更新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好景不长,不到一个月,小马突然开始变卦了。一篇文稿,明明一周前她还觉得非常满意,一周后就变得一无是处;新招募的兼职才来了两周,就要求他能写出思路、主题、表达方式完全符合小马心思的稿件。
这样的标准,不要说是兼职和我,就连文曲星下凡恐怕也做不到吧!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大概是因为没有收到满意的稿件,当我报销兼职费用的时候,小马的脸色非常难看。她先是质疑了文稿数量,表示自己并没有收到这么多稿件。于是我只好将每一篇稿件都列举了出来,并帮她详细回忆了每一个选题是在何时、何地以及如何确定下来的;之后她又指责给兼职的奖励标准定的太高。幸好我留存了当时与她商议时的文字记录——这个标准明明是她定的!
最后她不情不愿地说:“那这次就先这样吧,以后的文案工作还是我自己负责吧。”
听到这句话时,我气得哑然失笑。原来不争强好胜是因为她已经以自己为中心;不与人争执是因为从来没有听进过别人的声音;而所谓的随性率真不过是怕麻烦,没计划,别人筹备了半天的事情,只因为她“懒得弄了”就可以随时放弃。想到这些日子自己尽心尽力地配合,没有报酬也就罢了,最后还落了一堆埋怨,我真是一阵心酸。
《我准时下班》剧照
或许真的到了该做决定的时候。我是一个有“老好人”情节的人,总是抹不开面子,也因此尝尝吃亏。或许我的忍让并不能让对方更好地懂得合作的价值,那么这份只是让我徒增内耗的额外工作,实在是不如不做。所以,我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不再考虑面子,不再舍不得成果,提了退出后,我如释重负,竟不由自主在草稿纸上默写起了六组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没想到,经历了这么一遭,最终“开悟”的人却是我自己。
排版:初初 / 审核:同同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zhuangao2@lifeweek.com.cn」,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