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宇辉
2023-09-05·阅读时长3分钟
好,课程大纲预习完了,咱们该谈谈具体的学习方法了。怎样才是这本儿童哲学书的正确打开方式呢?肯定有很多种,而且宇辉老师也欢迎大家随意、随兴地阅读。你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地从第一个主题开始学起,而是完全也可以从任何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翻开来开始看、开始想、开始聊。甚至你如果只对里面的对话和故事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只看这些部分。此外,还要先提醒小朋友们注意一下,这三本书里面有很多章节都是主要写给家长看的,那些部分可能语气会不太一样,内容也稍微抽象一点。
但如果你准备仔细地、系统地学习一下这门课程,我还是在这里介绍一下基本的方法。
首先,这三本书里面,内容是很丰富和多样的,但还是有一个大致统一的风格。比如,我们一般一开始都是一个你们在生活里面经常会问的问题,经常遇到的困惑,甚至经常发的牢骚。然后,从这个生活里的小事情入手,咱们慢慢引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然后再集中讲述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比如他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思考的?是怎样回答的?引出了哪些思路?这些思路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启示和帮助?举个书里面的例子吧。比如“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的一句很有名的话,但上来就讲这个,你们肯定不想听。那咱们就先从生活里面你们常问的一个问题出发,那就是“学习到底有啥用?”你是不是也问过。要回答这个问题,你肯定要想想,学习主要学习的是什么呢?各种各样的知识吧?那么什么又是知识呢?人类为什么要发明知识呢?知识对于推动人类的发展进步来说又有什么用呢?这就直接跟培根老师的这句话关联在一起了吧?然后咱们就可以顺理成章、顺水推舟再介绍一下他的归纳方法,以及这个方法在日常生活里面的用处。当然,不同的章节,还有其他不同的段落,这个基本的结构可能会有一些调整。比如,有的哲学家的生平真的很简单,或者没啥太有趣的地方,那咱们就简略一点,多讲点对话和故事。再比如,有的哲学理论实在是太深奥,比如斯宾诺莎的伦理学,那咱们就索性换个讲法,用一个故事来带领大家大致领会其中的道理就可以了。
那么,除了学习和阅读书里面的内容之外,小朋友们自己还应该主动的做一些什么样的功课呢?平时你肯定已经习惯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然后还有课外的练习题,这个节奏了。咱们这门课可能也需要你做这些工作,但因为哲学不是给你现成的答案,而是教你怎样独立思考,所以呢,拓展思维,打开脑洞,甚至大胆怀疑,这些才是你在学习的时候更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书里面的哲学家,他们的那些大道理确实很深刻,也很有影响,否则不会在历史上流传了那么久的时间,但你也千万别迷信他们给你的那些答案。就像咱们这套书的总标题、题告诉你的,哲学就是从惊奇、从好奇开始的,而且要一直在思考的过程里面保持那种惊奇。面对怎样复杂的问题,你总要有勇气去提出自己的质疑,去表达自己的见解。但你要注意,这不是任性,也不是狂妄。因为当你真正地爱上了哲学,学习了哲学,你会发现,你自己开始慢慢用一种非常清楚,非常有条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来质疑别人的立场,甚至来修正自己的一些看起来站不住脚的想法。这或许是学习哲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当你有了哲学思考的能力和素质,你就会发现,很多生活里的障碍和困难开始迎刃而解了,你面前开始出现了很多清楚的道路,你更有力量也更有自信地往前走了。
所以,书里面的那些故事也好,对话也好,论证也好,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讲的是生活,有的谈的是历史,但最后都是希望能够成为小朋友你们每个人手里能够拿起来的工具,像是智慧的火炬,像是思考的指南,你们可以从哲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也同样可以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里面去。也许,慢慢地,点点滴滴地,你们开始有了自己喜欢用、擅长用的哲学思考的方法,那些可能并没有写在书里面,也没有人真的教过你们,但你们就可以用这个智慧的发明去表达自己,去沟通彼此,去化解各种困境,去解决各种难题。这或许才是哲学真正美妙的地方吧!爱智慧,并不是说你又学会了一门知识和技能,而是说,你通过哲学的学习和思考,开始慢慢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培养起了自己的人格。这其实也是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真正想教给你的道理。“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其实还有另外一层重要的含义,那就是让哲学成为你的“生活方式”。让思考成为一个良好的习惯,让哲学成为你人生起飞的羽翼,让生命成为一场生生不息的创造吧。小朋友们,你们每个人都是小小哲学家,未来的世界,等待你们去创造!
发表文章56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708人
根茎浪游人,跨界思想者。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