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早
2022-07-06·阅读时长2分钟
主持 | 杨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在三联中读开设有音视频专栏:《杨早·简说中国史》《杨早·简说中国人》《视频 | 影响中国史的大事件》《汪曾祺和他的时代》《三国“新”解》等
嘉宾 | 庄秋水,作家,制作人,曾为《看历史》《东方历史评论》主笔、高级编辑
嘉宾 | 绿茶,作家,书评人,绿茶书情创始人,阅读邻居联合创始人,曾为《文史参考》主编,《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
历史是一门记录时间的学科,它能让人迅速在时间的长河中找到坐标。历史的知觉,宛如人的触觉、视觉,它一旦被遮蔽,人们不自觉会盲目与慌乱起来。历史还是进行思维训练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人们常常能够从历史长河中找到可以复制的经验,从世事变迁与人物行为所呈现出的规律中发现可以借鉴的部分。
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历史呢?本期播客的三位嘉宾将结合自己的亲历和教养孩子的经验为您提供参考答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如何搭建自己的历史观念和历史的框架吧~
第一部分:“入门历史”的因缘
03:23一个人能够从历史当中得到什么东西?
08:27 一个无知无畏的年轻人是怎样爱上历史的?
14:22 历史普及和历史启蒙读物会假设读者是一张白纸
第二部分: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时刻”
15:56 为什么很多老太太喜欢看伦理戏?
18:20 鲁滨逊在荒岛上画线计算时间有何必要?
23:37 为何晚明、晚清这样的历史阶段特别吸引人?
第三部分:培育孩子的历史观念的方法与“避坑”指南
28:17 如何给小孩讲历史?
33:58 如何改良对下一代的历史教育?
第四部分:私人阅读的“启蒙式”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
45:00 为何“资本主义萌芽”这样的说法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46:33 曹操的复杂性
48:08 为何李鸿章被称为“东方俾斯麦”?
50:29 朱元璋的思维是一种被元朝归训后的农民思维
54:04 淝水之战与谢安(注:谢安是淝水之战东晋方面的总指挥)
54:50 “男性社会”对李清照形象的凝视和重塑
58:06 为何王阳明像个现代人?
01:04:20 走出“舒适区”的中国人——司马迁、玄奘
————
编辑/郭译心 高一丁
音频制作/张译丹
实习生/杨璨
发表文章17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476人
文史学者、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