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徐云丽:十年等一枚金牌

作者:周缘

2018-02-07·阅读时长2分钟

77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64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8月8日,里约奥运会女排小组赛第二场中国队对阵意大利队,最终中国队以3比0获胜。图为徐云丽跃起扣球 )

里约奥运会,很可能是29岁徐云丽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和很多老将一样,徐云丽一直在和伤病抗争。2010年世锦赛时,她腰伤复发,每天都在半夜两点被疼醒,她默默流着泪挨到凌晨5点,出门走走换个姿势。日本11月的凌晨空气冰凉,她穿着单衣瑟瑟发抖,路灯把影子拖得很长。她回头,想看看自己走了多远,发现长长的大街上,只有她一个人。

10岁那年,徐云丽被父母送进福清市少年体校,一年后跳级进入了福建省排球队。她的父亲1.81米,母亲1.67米,而她长到了1.96米,调侃说自己“基因突变”了。2006年,她被陈忠和选入国家女排集训队,成为队中仅次于赵蕊蕊的“第二高度”。她以主力身份参加了世锦赛,被很多人寄予厚望,但始终没有突破,逐渐进入了替补阵容。随着马蕴雯和薛明的崛起、赵蕊蕊的复出,她在板凳上待着的时间越来越长。她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但没有得到多少出场机会。

与此同时,女排国家队也未能延续“黄金一代”的盛名,2008年奥运会卫冕失败,2009年亚锦赛输给泰国队丢掉冠军,2010年世锦赛她们落到了第十名。徐云丽回忆说:“2011年,我们想从头再来,结果上半年输得比前一年更惨。大奖赛总决赛一场没赢,我们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纪录,该输的不该输的都输了。输到后来,我们在场上都不说话了,输到没心情,输到怀疑自己,怀疑一切。”

文章作者

周缘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7人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郎平的价值

专业主义的胜利

245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